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名为《次韵答丘时雍太守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轻风细雨后晚凉的景象,庭中的梧桐树叶逐渐稀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轻风细雨晚凉馀”,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景象,轻柔的风与绵绵的雨交织在一起,带来一丝丝凉意,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摵摵庭梧叶渐疏”,进一步描写了庭院中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逐渐稀疏的情景,既是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暗含着时光流逝、万物更迭的哲理。
“念我此时来手笔,爱公何日举肩舆”,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自己能与友人相聚,共同乘轿出游,享受闲适的生活,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欺人岁月翩翩尔,随世功名碌碌如”,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时光飞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认为岁月如同翩翩而过的蝴蝶,转瞬即逝,而世人追求的功名利禄却往往显得忙碌而空洞,充满了讽刺意味。
“矫首番湖几千里,伤心归雁一行书”,最后两句通过描写仰望远方、归雁南飞的场景,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