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笔四首(其四)

梦事饱曾经,灵台了不惊。

冤亲同一妄,魔佛两皆平。

应物如风过,投床即鼾声。

晨兴拂几砚,犹恨太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曾深陷梦境,心灵却始终平静。
无论是冤家还是亲人,都只是虚幻的念头。
面对事物如风吹过,躺下就鼾声大作。
早晨起来清理书桌,仍觉得人生太过劳累。

注释

梦事:梦境的经历。
饱:充分、深深。
灵台:心灵、内心。
了不惊:丝毫不受惊扰。
冤亲:冤家和亲人。
同一妄:同样都是虚幻。
魔佛:恶魔与佛陀(象征对立的观念)。
两皆平:都被视为平等。
应物:顺应事物。
如风过:像风吹过一样自然。
投床:躺到床上。
即鼾声:立刻发出鼾声。
晨兴:早晨起床。
拂几砚:擦拭书桌。
犹:仍然。
恨:遗憾、感到。
太劳生:过于劳累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纵笔四首》中的第四首。陆游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梦境与现实、是非善恶、人我观照的理解。首句“梦事饱曾经”表明诗人经历过许多梦境,但已不再为梦境所动,心境平静。接下来的“灵台了不惊”进一步强调他的内心世界清澈如镜,不受外界干扰。

“冤亲同一妄”表达出诗人对世间恩怨情仇的看法,认为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没有绝对的是非之分。“魔佛两皆平”则揭示了他的佛教思想,认为连佛魔对立也视为平等,超越了二元对立的观念。

“应物如风过”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顺应事物变化的态度,如同风吹过而不留痕迹。“投床即鼾声”则写出他在日常生活中随和自然,入睡后发出的鼾声,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晨兴拂几砚,犹恨太劳生”表达了诗人清晨起来,尽管生活忙碌,但仍感叹人生过于劳累,流露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纷扰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思和超脱世俗的追求。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纵笔

冉冉残年迫耄期,肱虽三折未成医。

北山愚公世方笑,东郭顺子吾所师。

万里元非破贼手,一生无奈造物儿。

梅雨初晴湖水满,未妨把酒细哦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纵笔四首(其四)

坊远不闻宫漏声,三茅钟残窗欲明。

山童睡熟呼不应,添水拂书翁自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花时遍游诸家园十首(其七)

重萼丹砂品最高,可怜寂寞弃蓬蒿。

会当车载金钱去,买取春归亦足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芳华楼赏梅

素娥窃药不奔月,化作江梅寄幽绝。

天工丹粉不敢施,雪洗风吹见真色。

出篱藏坞香细细,临水隔烟情脉脉。

一春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

放翁年来百事惰,唯见梅花愁欲破。

金壶倒置春满屋,宝髻斜簪光照坐。

百榼淋漓玉斝飞,万人辟易银鞍过。

不惟豪横压清癯,聊为诗人洗寒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