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楼赏梅

素娥窃药不奔月,化作江梅寄幽绝。

天工丹粉不敢施,雪洗风吹见真色。

出篱藏坞香细细,临水隔烟情脉脉。

一春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

放翁年来百事惰,唯见梅花愁欲破。

金壶倒置春满屋,宝髻斜簪光照坐。

百榼淋漓玉斝飞,万人辟易银鞍过。

不惟豪横压清癯,聊为诗人洗寒饿。

形式: 古风

翻译

素娥偷药没有飞向月亮,而是化作江边的梅花,寄托着深深的孤独。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敢随意添加色彩,只有白雪和清风能显露出它真实的美。
梅花从篱笆后散发出淡淡香气,映照在水面,隔着薄雾,情意绵绵。
春天总共二十四番花信,即使有这芬芳,却缺少了那份高雅的格调。
陆游近年来懒散无比,只因见到梅花而愁绪满怀。
金壶倾倒,春意盎然充满整个屋子,她头上的发簪在光照下闪闪发光。
众多酒杯交错,美酒如玉,人们纷纷避开,让银鞍骑士轻松通过。
不只是豪放不羁压倒了清瘦,这或许是为了诗人驱散寒冷与饥饿的诗篇。

注释

素娥:嫦娥。
窃药:偷取仙药。
江梅:江边的梅花。
幽绝:幽深、孤寂。
天工:自然的巧妙。
丹粉:红色的颜料。
花信:春天开花的讯息。
格:品格、风格。
放翁:陆游的别号。
金壶:贵重的酒壶。
玉斝:玉制酒杯。
辟易:退避。
清癯:清瘦。
寒饿:寒冷和饥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芳华楼赏梅》,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赞赏。首句“素娥窃药不奔月”以神话故事开篇,赋予梅花仙子般的神秘色彩,暗示其高洁品质。接下来的“化作江梅寄幽绝”则强调了梅花的孤独与坚韧,如同江边梅树,独自绽放于幽静之地。

诗人赞美梅花的天然色泽,“天工丹粉不敢施,雪洗风吹见真色”,认为其美无需人工修饰,自然清新。梅花的香气“出篱藏坞香细细,临水隔烟情脉脉”,既含蓄又深情,透露出梅花的淡雅与含蓄之美。诗人感叹“纵有此香无此格”,意在说虽然梅花香气浓郁,但其品格超凡,非寻常花卉所能比拟。

陆游晚年心境“放翁年来百事惰”,唯有梅花能触动他的愁绪,使其感到生活的希望。“金壶倒置春满屋,宝髻斜簪光照坐”描绘了赏梅时的热闹场景,酒香四溢,照亮了整个屋子,显示出诗人与友人共赏梅花的欢乐气氛。然而,这欢乐背后也寓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自嘲,“不惟豪横压清癯,聊为诗人洗寒饿”,借酒浇愁,寻求片刻的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敬仰以及人生的感慨,既有对梅花的赞美,也有自我解嘲,展现了陆游深沉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芳草曲

蜀山深处逢孤驿,缺甃颓垣芳草碧。

家在江南妻子病,离乡半岁无消息。

长安城门西去路,细霭斜阳芳草暮。

尊前一曲渭城歌,马蹄万里交河戍。

人生误计觅封侯,芳草愁人春复秋。

只愿东行至沧海,路穷草断始无愁。

形式: 古风

苍桧

北风捲野天昼晦,雨如弩镞穿屋背。

老夫下床行蹑屐,稚子抱书坐持盖。

岂无长楸与巨竹,干折枝摧共颠沛。

孰能不动安如山,屹立庭前独苍桧。

形式: 古风

言怀

兰碎作香尘,竹裂成直纹。

炎火炽昆冈,美玉不受焚。

孤生抱寸志,流离敢忘君。

酿桂餐菊英,洁斋三沐熏。

孰云九关远,精意当彻闻。

捐躯诚有地,贾勇先三军。

不然赍恨死,犹冀扬清芬。

愿乞一棺地,葬近要离坟。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豆叶黄/忆王孙(其二)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谁惜泥沙万点红。恨难穷。恰似衰翁一世中。

形式: 词牌: 忆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