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蜀弦秦柱不关情,尽日掩云屏。己惜轻翎退粉,更嫌弱絮为萍。

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看尽一帘红雨,为谁亲系花铃。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翻译

动人的琴瑟声也无法牵动我的情怀,我整日里掩上云母屏风独自伤情。已经暗自怜惜蝴蝶褪粉,更不满柔弱的柳絮也飘人水中,化为浮萍。
多事的春风吹散了残留的寒冷,暖意融融令人陶醉。帘外红色的花瓣纷纷落下,还能为谁系上那护花铃呢?

注释

蜀弦:即蜀琴,泛指蜀中所制之琴。
秦柱:犹秦弦。
指秦国所制琴瑟之类的乐器。
柱:拨弦、架弦之码。
关情:动情。
烘暖微酲:谓春日东风温煦,暖意融融令人陶醉。
微酲:微醉。
红雨、指花瓣纷纷落下。
花铃:即为防鸟雀而置的护花铃档。

鉴赏

这首词以蜀地琴瑟和秦地筝柱为引子,描绘了一幅情感淡漠的画面。"蜀弦秦柱不关情"暗示了主人公对世俗情感的疏离,他整天都隐藏在云屏之后,不愿表露心声。"轻翎退粉"和"弱絮为萍"则借鸟儿脱毛和柳絮随风比喻自身的飘零之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落寞的情绪。

接下来,词人感叹东风多事,带来了春寒料峭,使得他稍有醉意也被吹散,烘暖了他的微醺。然而,即使春色满园,红雨纷飞,他却感到这美景无人欣赏,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只能独自凝视那一帘红雨,想象着为谁去系住那象征美好愿望的花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寥,以及对知音的渴望。纳兰性德的词作常常情感深沉,此篇也不例外,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琵琶仙.中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形式: 词牌: 琵琶仙

落花时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形式: 古风

摊破浣溪沙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满庭芳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