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帆山下

久矣移家住鹿门,偶然信脚到桃源。

尚嫌名挂东林社,那问尘生北海樽。

才尽极知诗草草,睡多常觉气昏昏。

旧闻福地多灵药,安得高人与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长久以来我就想搬到鹿门山居住,偶尔随意漫步来到了桃花源。
我仍然嫌弃名声挂在东林寺的名册上,哪里还会关心北海酒杯上的尘埃。
才情已尽深知诗歌创作的粗疏,睡眠过多常常感到精神昏沉。
早就听说福地有灵丹妙药,怎样才能找到高人详细谈论呢。

注释

久矣:长久以来。
鹿门:鹿门山,隐士居所。
偶然:偶尔。
信脚:随意漫步。
名挂:名声在册。
东林社:东林寺,佛教名刹。
尘生北海樽:北海酒杯上的尘埃,比喻世事纷扰。
才尽:才情枯竭。
诗草草:诗歌创作粗糙。
睡多:睡眠过多。
气昏昏:精神昏沉。
福地:传说中的吉祥之地。
灵药:神奇的药物。
高人:德高望重的人。
细论:详细讨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石帆山下》,描绘了诗人久居鹿门山后的闲适生活和淡泊心境。首句“久矣移家住鹿门”,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长久愿望。次句“偶然信脚到桃源”,以桃花源的典故,暗示自己偶遇宁静之地,如同进入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第三句“尚嫌名挂东林社”,流露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即使在东林寺这样的禅林,也觉得名声累赘。第四句“那问尘生北海樽”,进一步强调诗人不问世事,超脱尘俗的态度。

第五、六句“才尽极知诗草草,睡多常觉气昏昏”,通过描述自己诗歌创作的随意和睡眠的频繁,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闲散与慵懒,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才华不再的自嘲。

最后两句“旧闻福地多灵药,安得高人与细论”,诗人怀念福地的传说,希望能遇到高人,一同探讨关于仙药和修道的话题,表达了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知识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的生活琐事为线索,寓言式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石帆山下作

石帆山下古苔矶,回首人间万事非。

能饮上池何患死,不营尺宅欲安归。

寒龟瑟缩支床老,倦鹤翩跹带箭飞。

堪笑年来殊省事,就凭樵女绽春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石帆夏日二首(其二)

短棹飘然信所之,茶园渔市到无时。

风从蘋末萧萧起,月过花阴故故迟。

莼菜煮羹吴旧俗,竹枝度曲楚遗辞。

颇闻项里杨梅熟,邻曲相招莫后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石帆夏日二首(其一)

石帆山下雨冥冥,闲岸纱巾憩草亭。

单复篝衣时脱著,甜酸园果半黄青。

鳏鱼无队依蒲藻,病鹤长鸣铩翅翎。

自笑若为消永日,异书新录相牛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示二子

岂不怀荣畏友朋,一生凛凛蹈春冰。

任真虽笑拘边幅,达节宁容出准绳。

自喜残年如白傅,更怜诸子慕崔丞。

耄期尚有江湖兴,顽健人言见未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