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政禅师院

山斋路几层,败衲学真乘。

寒暑移双树,光阴尽一灯。

风飘高竹雪,泉涨小池冰。

莫讶频来此,修身欲到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山中的书斋有几重,我穿着破旧的僧袍修习佛法。
无论寒暑变化,两旁的树木见证着时光在孤灯下的流逝。
风吹过高高的竹林,仿佛雪花飘落,小池塘里的冰也随着泉水上涨。
不必惊讶我频繁来访,我在此修身养性,希望能达到僧人的境界。

注释

山斋:书斋在山上。
败衲:破旧的僧袍。
真乘:佛教修行。
寒暑:四季冷暖。
双树:两侧的树木。
尽一灯:在灯下度过。
风飘高竹雪:风吹过竹林像飘雪。
泉涨:泉水上涨。
小池冰:小池塘结冰。
频来此:经常来这里。
修身:修身养性。
欲到僧:渴望达到僧人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中寺院景象,反映出诗人对佛法修行的一种向往与追求。开头两句“山斋路几层,败衲学真乘”表明诗人对于深居简出的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山斋”指的是山中的禅房或寺院,而“败衲”则象征着僧侣清贫朴素的生活状态。

接着,“寒暑移双树,光阴尽一灯”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时光流转与自然界的变换。诗人通过对比冷热变化和日影移动,以及寺院里唯一的一盏灯光,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寂静致远的情怀。

“风飘高竹雪,泉涨小池冰”两句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意境。诗人通过对寒风吹拂竹林、积雪覆盖,以及泉水涌动、小池结冰的描写,营造出一个清冷而又静谧的冬日山寺景象。

最后,“莫讶频来此,修身欲到僧”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佛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莫讶”表达了一种不惊奇、不疑惑的心态,而“修身欲到僧”则明示了诗人希望通过禅修来净化自己,达到心灵上的解脱。

整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生活的憧憬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界静谧美感的细腻描绘。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李生弃官入道因寄

西岩一径通,知学采芝翁。

寒暑丹心外,光阴白发中。

水深鱼避钓,云迥鹤辞笼。

坐想还家日,人非井邑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

远书开罢更依依,晨坐高台竟落晖。

颜巷雪深人已去,庾楼花盛客初归。

东堂望绝迁莺起,南国哀馀候雁飞。

今日劳君犹问讯,一官唯长故山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李定言自殿院衔命归阙拜员外郎迁右史因寄

白笔南征变二毛,越山愁瘴海惊涛。

才归龙尾含鸡舌,更立螭头运兔毫。

阊阖欲开宫漏尽,冕旒初坐御香高。

吴中旧侣君先贵,曾忆王祥与佩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村舍

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

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

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

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