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金明池小饮二首(其一)

晓出都门外,名园连翠屏。

融怡春物动,潇洒尘虑醒。

轻风送花信,远水涵空青。

旧游无处问,芳树隔重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清晨走出都城门外,名胜园林如绿色屏风相连。
春天的气息让万物复苏,清风拂去心中的尘埃,让人精神焕发。
微风送来花香的信息,远处的水面映照着天空的青色。
曾经游玩的地方已无从寻觅,只有那芬芳的树木隔着重重门扉。

注释

晓:清晨。
都门:京城的城门。
名园:著名的园林。
翠屏:绿色的屏障,形容园林翠绿如画。
融怡:和煦愉快。
春物:春天的景物。
潇洒:轻松舒畅。
尘虑:世俗的忧虑。
花信:花开的消息,古代指花期预报。
远水:远处的水面。
涵空青:倒映着天空的青色。
旧游:过去的游历之地。
无处问:找不到踪迹。
芳树:芬芳的树木。
重扃:重重关闭的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离开都门后,诗人步入一片名园的所见所感。"晓出都门外"点明时间是早晨,"名园连翠屏"则展现出园林景色的优美,如一幅绿色屏风般连绵不断。"融怡春物动"写出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盎然,"潇洒尘虑醒"表达了诗人在此时内心的舒畅与心灵的净化。

"轻风送花信"进一步描绘了微风中飘来的花香,暗示着春天的繁花似锦,"远水涵空青"则以远处水面倒映天空的景象,增添了空间的开阔感。最后两句"旧游无处问,芳树隔重扃"流露出诗人对往昔游历的怀念,以及园中树木重重掩映下的寂寥与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诗人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春野亭待月有怀

淅沥凉风来,空郊生暮寒。

山气郁苍苍,江流去漫漫。

阖关行人稀,投栖夕鸟还。

疏钟度林际,华月吐城端。

徘徊待遥夜,露下明河宽。

心朋隔万里,独坐起忧叹。

形式: 古风

洛阳诗帖(其一)

洛阳风景实堪誇,几处楼台处处花。

尽是齐王修种得,如今惆怅似无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秋思

幽兰受新霜,孤雁叫落月。

沈忧何由平,永夕不可彻。

将琴鼓忆怜,声急弦屡绝。

芳华日益远,香泽物已歇。

秋风吹石门,思君还复诀。

谁云无生忍,识此悠悠别。

形式: 古风

胡雁

胡雁畏空漠,群飞向洲渚。

褰云避射弋,万里声悲苦。

月色满关河,欲下迷处所。

春江沙平净,鱼蚌不可数。

饱暖身肥腴,归路欲远举。

寻常弓箭儿,仰视随意取。

从来远祸心,狼藉失旧侣。

小哉衔芦智,岂识保身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