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徂风雨多,欲作雪霜迓。
况乃地气偏,寒暑或相借。
温凉久未定,裘葛易无暇。
惭愧平原君,客至列盏斝。
日为文字饮,短昼继清夜。
嗟予寡世偶,痴甚已如霸。
有田未归耕,无策敢求射。
耽诗近知味,疑从果裸化。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风雨频繁,天气变幻莫测的情景。诗人感叹自然界的寒暑不定,使得穿着冬夏衣物都显得仓促。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却能与朋友欢聚一堂,以文会友,不分昼夜。他自嘲自己虽身处乱世,却痴心于文学,无法归耕,也无计射猎。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诗歌的喜爱,仿佛从中获得了某种启示,如同从某种神秘的源头汲取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豁达态度,以及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通过与朋友的相聚,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体现了友情的力量和文学的治愈作用。
不详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敢友天下士,辙环之四方。
适愿得所向,偶如钟应霜。
交态久未定,市道良可伤。
君看江汉水,安流日泱泱。
㶏水官桥路,将军甲第新。
绿沉閒结锈,棐几净无尘。
下榻喜宾至,问田怜我贫。
相逢便倾倒,晚岁定情亲。
青云两高士,肯伴老夫游。
方驾相追逐,通宵复献酬。
诗书嗟失计,农圃话良谋。
日后耦耕伴,悬知总白头。
昨日之日梦可追,今日之日愁能迟。
日之授谢亦何有,但莫令吾忠信亏。
但莫令吾忠信亏,家山北斗身海湄。
脍鲸斮蛟既不得,虾虫腥咸安用之。
难将短发留长恨,山中好在鸡黍期。
有船载书复归去,高谊解释幽林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