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张公硕梅耕道访董畸老郊居(其二)

㶏水官桥路,将军甲第新。

绿沉閒结锈,棐几净无尘。

下榻喜宾至,问田怜我贫。

相逢便倾倒,晚岁定情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李廌与友人张公硕梅耕道一同拜访董畸老的郊居情景,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深厚。诗中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董畸老家居环境的整洁与雅致,以及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

首句“㶏水官桥路”,以自然景观开篇,引出访友的路径,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将军甲第新”一句,虽未直接描述董畸老的居所,但通过“将军甲第”的比喻,暗示了董畸老的家境不凡,同时也为后文的“问田怜我贫”埋下了伏笔,体现了友情中的相互理解与关怀。

“绿沉閒结锈,棐几净无尘”两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董畸老居所的环境,绿沉木家具上偶有锈迹,却也增添了几分古朴之感;棐几(用榧木制成的几案)干净得没有一丝灰尘,显示出主人的细心与品味。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董畸老生活的简朴与高雅,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下榻喜宾至,问田怜我贫”则直接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欢迎之情和对客人贫困状况的关切。通过“下榻”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而“问田怜我贫”则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即使在物质条件上有所差异,但友情的温暖足以填补一切。

最后,“相逢便倾倒,晚岁定情亲”两句,总结了这次会面的深刻意义。无论是初次相遇时的热烈交流,还是对彼此生活状态的深切关心,都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的深化,预示着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份友情将更加坚固,成为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友情的美好与珍贵,以及在不同生活境遇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主题。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同张公硕梅耕道访董畸老郊居(其三)

青云两高士,肯伴老夫游。

方驾相追逐,通宵复献酬。

诗书嗟失计,农圃话良谋。

日后耦耕伴,悬知总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昨日之日

昨日之日梦可追,今日之日愁能迟。

日之授谢亦何有,但莫令吾忠信亏。

但莫令吾忠信亏,家山北斗身海湄。

脍鲸斮蛟既不得,虾虫腥咸安用之。

难将短发留长恨,山中好在鸡黍期。

有船载书复归去,高谊解释幽林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庚子初伏前一夕大雨

雨来夜早晚,梦断惊所向。

鼓鼙声后先,龙蛇势下上。

奈此老屋何,诗书果何当。

幸矣托皇州,高枕得无恙。

瑞物日纷纭,岂我独飘荡。

兴言反山楹,羸思辄以张。

疏泉到云根,松竹青益放。

胡不返柴车,于焉事郁怏。

平生知顾行,短发增惆怅。

明朝入初伏,金火两无恙。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次韵和江子我卧病谢予相过之作

弃妇不言贫,孤儿不知病。

美疹亦何有,衰莲披绿净。

大易疾无妄,要且观情性。

我来自山中,非征亦非聘。

但恨清风薄,安识皇都盛。

况闻药艾攻,之子骇观听。

策羸七里湾,忧醉岂易醒。

今兹早尝馔,高人能自胜。

不废五字吟,久与金石称。

我老言亦衰,同鸣不相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