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杂兴

春草千里碧沈沈,苍梧云昏湘水深。

此中自古行人怨,鹧鸪双啼斑竹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湘江流域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韵味。首句“春草千里碧沈沈”,以“碧”字点染出春天草色的生机勃勃,用“沈沈”二字营造出辽阔深远的空间感,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绿意盈盈的春日画卷。

接着,“苍梧云昏湘水深”一句,将视线转向远方,苍梧山的云雾缭绕与湘江的深邃交织在一起,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昏”字,既指云雾的笼罩,也暗示了一种情感上的迷离与忧郁。

“此中自古行人怨”,则直接点出了湘江流域自古以来便承载着人们复杂的情感,无论是历史的沧桑变迁,还是个人的离愁别绪,都汇聚于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积淀。这一句承上启下,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丰富。

最后,“鹧鸪双啼斑竹林”以具体的景象收尾,鹧鸪鸟的啼鸣在斑竹林中回荡,既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也是对古人哀怨情绪的生动再现。鹧鸪的叫声往往被赋予哀愁的象征意义,与前文的“行人怨”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对过往岁月和人事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湘江流域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0)

朱应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 字:升之
  • 号:凌溪
  • 籍贯:扬州府宝应
  • 生卒年:1477—1526

相关古诗词

入院言志

圣明重辅理,推心任儒臣。

玉堂敞北扉,储养归陶钧。

商家礼三俊,周室须常人。

肆今黄阁老,蔼蔼伊周伦。

而我樗散质,亦与名材抡。

赖兹揩范在,启发倾仓囷。

岂徒事文字,衣钵传经纶。

我生颇辛苦,所怀非忧贫。

愿言策驽蹇,周道随清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题壁间竹

繄谁融心神,写此万竿竹。

我逐南薰来,炎歊正三伏。

开轩一披襟,洒然在淇澳。

中宵起揽衣,乘月看未足。

高歌武公诗,清风动林麓。

形式: 古风

连雨中因读少陵大雨诗次韵一首

崇朝雨不断,蝼蝈仍嗷嗷。

屋瓦欲自溃,谁其事甄陶。

莓苔近几榻,绀碧缘巾袍。

眷彼瓜豆畦,渥然起丛蒿。

桑樗未及肩,顷复过檐高。

乳鸦苦沾湿,垂翅仰母号。

庭前有驯鹤,戛然思林皋。

西畴渺畔岸,嘉禾战风涛。

东邻失墙壁,入夜㪺引劳。

篱落滥盆盎,飘忽轻一毛。

沟塍慢启闭,吾方笑儿曹。

十日行不雨,桔槔应尔操。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三农苦

癸未四月雨,并遗东作忙。

盛夏雨不嗣,连月恣恒旸。

邻湖㪺数级,安问陂与塘。

高秋报淫雨,宵昼声浪浪。

山村早焦槁,自无卒岁望。

原田所灌溉,糜烂无登场。

泽农陷巨浸,什一罹死亡。

贫者为耕治,鬻儿营种粮。

乃今益穷迫,骨肉矧异方。

富者忧盗贼,扑劫群虎狼。

向闻司租使,适经川泽乡。

芃芃赏禾黍,讵信愬灾荒。

三农苦复苦,天高难自明。

未论死沟壑,官租何由偿。

仰首向天泣,旻天但苍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