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

去乡十五载,今方返敝庐。

日暮望城郭,惨淡心何如。

存没悲亲友,萧条叹里闾。

旧日同游人,携觞数过予。

既慰干戈苦,再惊鬓发疏。

流年何超忽,世事笑空虚。

余岂真隐者,迂拙宜郊居。

是时春聿暮,柳色拂长渠。

自顾疾病身,犹能荷犁锄。

昼耘桑麻田,夜读蒙庄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还乡》,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历经十五年后,终于返回故乡的复杂心情和所见所感。

首句“去乡十五载,今方返敝庐”表达了诗人离家多年,如今终于回到破旧的故居,既有归乡的喜悦,也夹杂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日暮望城郭,惨淡心何如”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城市,心中涌起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存没悲亲友,萧条叹里闾”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故人和家乡的深深眷恋与哀伤。他感叹亲友的生死离别,感叹村庄的荒凉冷清。接下来,“旧日同游人,携觞数过予”回忆起往昔与好友一同游玩的情景,饮酒畅谈的欢乐时光,如今却只能独自回味。

“既慰干戈苦,再惊鬓发疏”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岁月的反思,以及对自身老去的感慨。在经历了多年的动荡之后,诗人感到欣慰的是和平的到来,但同时又为自己的白发增多而感到惊讶,暗含着对时光飞逝的无奈。

“流年何超忽,世事笑空虚”是对时间飞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以笑来面对生活的空虚与变化,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最后,“余岂真隐者,迂拙宜郊居”表明诗人并非真正的隐士,而是因为性格的迂腐和拙朴,更适合居住在郊外,表达了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时间和世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还乡后的复杂心境,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感慨。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吕二山人中父见访

客自越中来,沧江访逸叟。

念别倏经年,新诗得几首。

嗟君衣上尘,笑我门前柳。

世事多翻覆,各掩谈天口。

留君且莫行,床头有黍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甬东篇

四明美山水,我闻已多年。

八十二峰云,日夕带甬川。

中有季真宅,松竹凌苍烟。

高风与胜迹,万古光林泉。

明时有吕子,逸气何飘然。

虽在甬东住,未买甬东田。

朅来游海内,声诗盛流传。

山巾与野服,见者称贺仙。

将欲寻瑶草,孤踪寄八埏。

时人或未识,观我甬东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和王宪副西石宿左卫见怀

寒夜客何如,更堪喧鼓角。

乱山残雪里,能无动离索。

羊河不隔梦,飞去共君酌。

两地结孤悰,灯花向人落。

形式: 古风

雁门述怀詶徐王杨三君子(其一)

黯黯高阙云,恻恻雁门树。

我来夏方初,不知秋已暮。

时序固其然,鬓毛愁则素。

勋名愧流辈,乡山梦里去。

孤抱竟谁陈,援毫述短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