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居喜杉棚成

夏炎已云极,秋暑方自兹。

借居面西日,午后如烹炊。

主人爱敬客,架杉覆青枝。

赫日辟三舍,鲜飙汎沦漪。

高蝉亦好吟,振响流笙篪。

夜静明月出,疏影复陆离。

攲枕寝桃竹,露坐冠笋皮。

凡此暑中事,施之无不宜。

念我逃世难,过用恐祸随。

昔时半山老,畏热架条枚。

不知公相贵,清俭谅可思。

我本无家客,禄尽寿有遗。

得此已厚忝,衔感以成诗。

形式: 古风

翻译

夏天炎热已达到顶峰,秋天的暑气才刚刚开始。
我借住的地方面向西方,午后阳光炽热如煮饭。
主人热情待客,用杉木搭建遮阳,青枝翠叶间透凉。
烈日当空,热浪退去,微风泛起涟漪。
高高的蝉鸣声如诗般吟唱,如同笙箫悠扬。
夜晚静谧,明亮的月光洒下,稀疏的影子摇曳生姿。
我斜倚枕头,睡在桃竹床边,露天而坐,只着笋皮衣。
这些都是夏日之事,无论何处都适宜。
想起我逃离世间纷扰,怕过度享受会带来灾祸。
昔日半山隐士,为避暑热,搭起简陋的遮阳棚。
未曾料到您位居高位,清廉节俭令人深思。
我本是无家之人,仅余俸禄,寿命尚长。
能得到这样的生活已是荣幸,感激之情化作这首诗。

注释

极:顶点,极致。
兹:这里,现在。
烹炊:比喻酷热如煮饭。
架杉:搭建杉木结构。
赫日:烈日。
飙:疾风。
陆离:斑驳陆离,形容光影摇曳。
攲枕:斜倚枕头。
禄尽:俸禄用尽。
厚忝:过分的恩惠或荣幸。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舒岳祥的《借居喜杉棚成》描绘了夏日炎热之后秋暑初来的景象。诗人寓居之处,面对西晒,午后酷热如烹煮食物。主人的热情好客,通过搭建杉木棚屋来遮阳,棚顶的青枝更显凉意。阳光强烈时,棚内仍有微风习习,水面泛起涟漪。高蝉在树上鸣叫,如同吹奏着竹管乐器,增添了夏日的生动气息。

夜晚,月光皎洁,稀疏的影子摇曳生姿。诗人或倚枕于桃竹床边,或露天而坐,感受着竹皮的清凉。诗人感叹,这些暑中之事皆适宜,但也暗含对世事纷扰的逃避,担心过于追求避暑可能带来祸患。他联想到半山隐士的节俭生活,赞赏其清廉之风,同时也感慨自己的境遇,身为寄居之人,能得到这样的庇护已是幸运,因此写下此诗表达感激之情。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陈伯求

早总淮西饷,晚为刑部郎。

艰危身九陨,漂泊泪千行。

天地孤忠在,山河遗恨长。

寡妻随季女,犹得在鄞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哭谢尚书

翰林真学士,吏部老尚书。

蓟北非吾土,鄞江有旧庐。

死生今已矣,出处竟何如。

邛竹先龙化,人琴一恸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挽爱山李德夫

不为时新刺绣纹,鹄袍鹤发自相亲。

襄阳须有汉耆旧,彭泽终为晋隐沦。

往往名场跻后辈,时时相衮问斯人。

如今天道平如槩,得失荣枯一幻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晓霜成花日色凄淡炙背南檐记所闻见

十月二十有二日,霜凇成花泥淈淈。

黑旗一点飞过村,居民缩头那敢出。

又闻鄞骑入连山,搜捕乡兵火庐室。

台明隔岭易张皇,纷纷徙家藏谷实。

须臾又报兵首擒,向来安民今未毕。

老夫开户望前山,且炙南檐半窗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