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经景州董子祠

秦火初残道已孤,壁经遗绪未全迂。

百年礼乐逢明主,三策天人识巨儒。

岁远芳蘋供故里,秋高落日照平芜。

招贤东阁成何事,偃蹇王门有大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先贤的敬仰。首联“秦火初残道已孤,壁经遗绪未全迂”中,“秦火”暗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此处以“初残”形容其影响之深远,而“道已孤”则表达了在文化浩劫后,知识与道德之路变得孤独与艰难。接着“壁经遗绪未全迂”则指出虽然文化遭受重创,但先贤留下的精神遗产并未完全失去其价值与意义。

颔联“百年礼乐逢明主,三策天人识巨儒”转而赞颂明君与杰出的儒家学者,他们使礼乐得以传承,智慧与道德得以弘扬。这里的“明主”不仅指政治上的英明领袖,也象征着能够理解并尊重先贤智慧的时代。

颈联“岁远芳蘋供故里,秋高落日照平芜”描绘了一幅岁月悠长、自然景色宁静的画面,通过“芳蘋”和“落日”的意象,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对逝去时代的怀念与对自然美的欣赏。

尾联“招贤东阁成何事,偃蹇王门有大夫”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某些场合或行为的反思。这里“东阁”常指招贤纳士之所,而“偃蹇王门”则可能暗指某种不被重视或未能实现理想的状态。整句似乎在探讨招贤纳士之举是否真正有效,或是表达了对某些官员或统治者未能善用人才的批评。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追忆、对先贤的崇敬、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敏感洞察。

收录诗词(16)

黄儒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镇海楼

云开绝巘郁岧峣,揽胜高朋喜并招。

山寺刺泉连鲍井,海门翻雪托胥潮。

呼鸾尚忆登香辇,跨鹤空传品玉箫。

箨帽芒鞋元不俗,风流应共振长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登始兴黄塘道中排律十四韵呈陈明府

驱车江口道,小憩望朝暾。

峭壁高云气,清溪宿雨痕。

诸峰非一状,万壑若为源。

络绎红尘骑,依微白屋村。

岭头何日度,天末此中论。

大泽龙蛇走,深丛豹虎蹲。

年华看冉冉,途次厌喧喧。

未遣登临兴,忽伤赋役烦。

辽阳驰羽檄,下邑赋饛飧。

幸藉循良抚,犹堪皮骨存。

聚庐安保伍,倚杖牧鸡豚。

山水清如许,神明正可言。

小人纪风土,史氏采輶轩。

百里经过处,因声庞士元。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归度庾关

汉塞雄千古,庾关阻万重。

已看青霭绝,更倩白云封。

鸟道盘纡径,龙鳞剥古松。

北游曾挽辂,往复忆行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雄州发船

经时疲马足,此日喜登舟。

溪涨洪涛驶,天晴宿瘴收。

缓歌听款乃,短棹任夷犹。

凝睇诸山色,停云在广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