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题雪堂

唤起东坡老。问雪堂、几番兴废,斜阳衰草。

一月有钱三十块,何苦抽身不早。

又底用、北门摛藻。

儋雨蛮烟添老色,和陶诗、翻被渊明恼。

到底是,忘言好。周郎英发人间少。

谩依然、乌鹊南飞,山高月小。

岁月堂堂留不住,此世何时是了。

算不满、英雄一笑。

我有丰淮千斗酒,把新愁、旧恨都倾倒。

三弄笛,楚天晓。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唤醒东坡老先生,询问他的雪堂经历了多少次兴衰,夕阳下只有衰败的草木。
每月仅有三十块的微薄收入,为何还不早早离开这里呢。
又何必在北门外炫耀文采。
儋州的雨和蛮地的烟雾让他的容颜更加苍老,他甚至因和陶渊明的诗歌而感到烦恼。
终究还是,沉默无言更好。世间像周瑜那样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太少了。
乌鹊南飞,山高月小,一切依旧,但时光匆匆。
岁月无情,无法挽留,这一生何时才能结束。
就算不能满足英雄的豪情一笑,
我有千斗酒,想要一饮而尽,倾倒所有的新愁旧恨。
三次吹奏笛子,直到楚天破晓。

注释

唤起:唤醒。
雪堂:苏轼在黄州的居所。
兴废:兴盛与衰败。
斜阳:傍晚的太阳。
儋雨:儋州的雨。
渊明:陶渊明。
周郎:指周瑜,三国时期著名将领。
乌鹊:古人常用来象征不安或变动。
丰淮:泛指江河。
三弄笛:反复吹奏笛子三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宋自逊的《贺新郎·题雪堂》,通过对雪堂兴废变迁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英雄难再的感慨。其中“唤起东坡老”一句,呼应了苏轼的风格,显示出词人对于前贤的怀念与敬仰。“问雪堂、几番兴废,斜阳衰草”则描绘了时光流转下景物的变化,雪堂曾经的繁华不再,而现今只剩下斜阳和衰草。接下来“一月有钱三十块,何苦抽身不早”表达了一种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与不舍。

“又底用、北门摛藻”可能是在描述某种情感或事迹的反复,“儋雨蛮烟添老色”则是环境与心境的交融,雨和蛮声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古老的情趣。紧接着“和陶诗、翻被渊明恼”显示了词人在文学上的追求与困惑。

“到底是,忘言好”可能是在表达对某种议论或是非的超然,不再过分纠结。而“周郎英发人间少”则是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和怀念。“谩依然、乌鹊南飞,山高月小”描绘了自然景观与时光流逝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感慨。

“岁月堂堂留不住, 此世何时是了”则直接抒发了对于时间无法挽留的悲凉。而“算不满、英雄一笑”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英雄生涯的豁达态度。最后,“我有丰淮千斗酒, 把新愁、旧恨都倾倒”则是通过饮酒来抒发胸中块垒,借此洗净尘世的忧烦。

“三弄笛,楚天晓”则是在描绘一种凄美的情景,可能是诗人夜里吹奏笛子,思念远方或某种情愫。全词通过对雪堂的怀旧和时光变迁的描写,以及对英雄、文学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3)

宋自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二oo年前后在世]字谦父。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文笔高绝,当代名流皆敬爱之。与戴复古尤有交谊。他的词集名渔樵笛谱,《花庵词选》行于世

  • 号:壶山
  • 籍贯:南昌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愁感

举扇西风,又十载、重游秋浦。

对旧日、江山错愕,鬓丝如许。

世事兴亡空感慨,男儿事业谁堪数。

被老天、开眼看人忙,成今古。江上路,喧鼙鼓。

山中地,纷豺虎。谩乾坤许大,著身何处。

名利等成狂梦寐,文章亦是閒言语。

赖双投、酒熟蟹螯肥,忘羁旅。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蓦山溪.自述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点绛唇

山雨初晴,馀寒犹在东风软。满庭苔藓。

青子无人见。好客不来,门外芳菲遍。难消遣。

流莺声啭。坐看芭蕉展。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眼儿媚

霏霏疏影转征鸿。人语暗香中。

小桥斜渡,西亭深院,水月朦胧。

人间不是藏春处,玉笛晓霜空。

江南树树,黄垂密雨,绿涨薰风。

形式: 词牌: 眼儿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