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霏霏疏影转征鸿。人语暗香中。
小桥斜渡,西亭深院,水月朦胧。
人间不是藏春处,玉笛晓霜空。
江南树树,黄垂密雨,绿涨薰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景图。开篇“霏霏疏影转征鸿”中,“霏霏”形容细雨连绵,给人以柔和之感;“疏影”指的是树木投射在水面上的稀疏倒影,而“转征鸿”则是说这些影子随着远处传来的鸿鹄声动摇,营造出一派淡远意境。紧接着,“人语暗香中”让人联想到隐约可闻的人语与花香交织在一起,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温馨和诗意。
“小桥斜渡,西亭深院,水月朦胧”这几句则描写了一个典型的江南园林景象。小桥常见于江南水乡,小径通向隐秘的西亭,而深院则是古人藏匿私生活的地方。这里的“水月朦胧”形容的是水面与月光交相辉映,模糊而美丽,不着痕迹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色的喜爱。
接着,“人间不是藏春处,玉笛晓霜空”中,诗人似乎在感慨,这个世界并不总是能够让人找到隐藏春天的地方。这里的“玉笛”象征着清高脱俗的艺术,而“晓霜空”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纯净与自由的向往。
最后,“江南树树,黄垂密雨,绿涨薰风”几句,再次描绘了江南特有的景象。这里的“江南树树”指的是连绵不断的树木,而“黄垂密雨”则是说树上的花朵在细雨中低垂,既美丽又有些许哀愁。最后,“绿涨薰风”形容了春天里新芽萌发带来的生机与清新的微风,这些都是江南春天的独特标志。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趣的捕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不详
里居及生年均不详,卒于宋高宗建炎元年。宣和中为太学官,徽宗召见,命作梅词,须是不经人道语。齐愈立进《眼儿媚》词,徽宗称善。靖康初,官谏议大夫。建炎初,以推举张邦昌,谕死。所作《眼儿媚·咏梅》词,今存《花庵词选》中
坐对清清一穗香,悄无人语日偏长。
砚盘数点梅花片,暗引游蜂度粉墙。
天浮月影水浮天,路绕山头树绕烟。
船小小行人意适,藕花新索酒杯传。
齿发俱无背已驼,雨耕摩破几青蓑。
高皇庆寿推恩诏,暗读全文忘不多。
短发衰髯一棹船,白头波浪几掀天。
儿孙各占芦花住,网得鲈鱼即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