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题

伯夷耻周粟,仲连岂帝秦。

清风千载上,林下一閒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伯夷以吃周朝粮食为耻,鲁仲连怎能做秦国的臣子。
清风流传千年,他在山林间过着闲适的生活。

注释

伯夷:指伯夷,商朝末年的孤竹君之子,因反对周武王伐纣,饿死在首阳山。
耻:感到羞耻。
周粟:周朝的粮食,象征着周朝的统治。
仲连: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的辩士,以智谋和不仕二主而闻名。
岂:怎么,表示否定。
帝秦:尊奉秦朝为帝,这里指屈服于秦国。
清风:比喻高尚的节操或品格。
千载:千年。
上:流传。
林下:山林之间,隐士的居所。
閒身:闲适的生活,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随亨所作的《感题》。诗中,诗人以伯夷和鲁仲连两位历史人物为典故,表达了自己的高尚情操。伯夷是商末孤竹君之子,因反对周武王伐纣,宁可饿死不吃周朝的粮食,象征着对不义政权的坚决抵制;鲁仲连则是战国时的义士,拒绝接受秦国封赏,体现了其独立人格和对权势的鄙视。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赞美了清白节操和隐逸生活,暗示自己也有相似的精神追求,即使在乱世之中,也希望能保持一份高洁的灵魂和闲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简洁而深沉,展现出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8)

柴随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三十七(《宝祐四年登科录》)。曾知建昌军。宋亡,与兄望、弟元亨、元彪俱隐于榉林九磜之间,世称‘柴氏四隐’。著作已佚。明万历中裔孙复贞等搜辑遗稿,编为《柴氏四隐集》。事见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隐集》为底为本,编为一卷

  • 字:刚中
  • 号:瞻岵居士
  • 籍贯:江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一二二○~?

相关古诗词

题赵苇江雁荡图

家住温州雁荡巅,归帆曾载买山钱。

江山寂寂芦花白,好似今朝纸上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濯清

世间何水独流清,惟有箕山此一泓。

祇恨许由曾洗耳,却怜无处濯吾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江行即事

读罢骚经手自抄,纫兰归计胜诛茅。

新蚕食叶将成茧,旧燕衔泥旋补巢。

菜老花随黄麦落,草长色与绿杨交。

一春过尽三之二,閒倚东风忆孟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过道州谒周濂溪故居

迢迢豸岭水萦纡,知是元公此结庐。

老屋至今图太极,古碑犹在勒通书。

落花啼鸟春无恙,窗草池莲景自如。

閒立钓游矶上石,光风霁月满庭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