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坞木殿前空,山河泽国同。
鸟闲沙影上,泉落树阴中。
缆舸蒲花水,萦幡柳絮风。
翛然方寸地,何事更悲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幽雅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坞木殿前空,山河泽国同。"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的视角,将自然景观与人类世界相提并论,展示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坞木"指的是树木成林,"殿前"则是人造建筑物,而这两者在诗中都显得异常空旷,似乎已经超越了现实中的具体形态,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鸟闲沙影上,泉落树阴中。" 这两句通过对鸟儿的活动与泉水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片宁静的氛围。"鸟闲"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悠然自得,而"泉落树阴"则是自然界的声音,在这里它们彼此交织成了一首无声的乐曲。
"缆舸蒲花水,萦幡柳絮风。" 这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边和岸上的景象。"缆舸"意味着船只停靠在水边,而"蒲花水"则是对水中植物生长繁盛的形容。"萦幡柳絮风"则通过柳絮随风摇曳,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翛然方寸地,何事更悲蓬。" 这两句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翛然"形容心境的平和自如,而"方寸地"则是指非常狭小的空间。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诗人却感到无比的安宁,这种对比强调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外界环境的微不足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在这片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不详
相逢仍朔漠,相问即波涛。
江思苇花折,笛声关月高。
簿书君阅倦,章句我吟劳。
竟夕空凭阁,长河漴石壕。
亦忝受恩身,当殊投刺新。
竟蒙分玉石,终不离埃尘。
大谷非无暖,幽枝自未春。
昏昏过朝夕,应念苦吟人。
新松□绿草,古柏翳黄沙。
佩珂客惊鸟,绮罗人间花。
蹙尘南北马,碾石去来车。
川晚悲风动,坟前碎纸斜。
楚鞋应此世,祇绕砌苔休。
色相栽花视,身心坐石修。
声寒通节院,城黑见烽楼。
欲取闲云并,闲云有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