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其九)

我爱仙居好,惭无德政馨。

下车时问疾,治狱日空囹。

老吏贫归里,苍生馁在庭。

惟忧泽未至,岂敢渎邦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我深深地爱着仙居这个地方,却感到自己没有做出什么德政来让它更美好。
每次离开官位时,我都会询问百姓的疾苦,监狱里也因此常常空荡荡的,表示治安良好。
年迈的官员们贫穷地回到家乡,而百姓们在庭院中因饥饿而困顿。
我只担心恩泽尚未普照到每个角落,哪里敢轻慢国家的法律呢。

注释

我:诗人自己。
爱:热爱。
仙居: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道德影响力。
馨:美好,芳香。
下车:离开官车,指官员出行。
问疾:询问百姓的疾苦。
治狱:管理司法。
囹:监狱。
老吏:年长的官吏。
归里:返回故乡。
苍生:百姓。
馁:饥饿。
惟忧:只忧虑。
泽:恩惠,恩泽。
未至:尚未到达。
渎:亵渎,轻视。
邦刑:国家的刑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襄所作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中的第九首,表达了作者对仙居地方治理的赞赏与自我反省。诗中,"我爱仙居好"直接抒发了对仙居的喜爱之情,而"惭无德政馨"则流露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施政以造福百姓的谦逊和自省。

"下车时问疾"描绘了官员关心民间疾苦,每到一处都询问百姓的疾苦,体现了他的亲民作风。"治狱日空囹"进一步强调了当地司法清明,监狱空闲,说明社会秩序良好,犯罪率低。

"老吏贫归里"写出了老吏离职时贫困的情景,暗示了官场清廉,没有贪腐现象。"苍生馁在庭"则揭示了百姓生活可能仍有困顿,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忧虑。

最后两句"惟忧泽未至,岂敢渎邦刑"表达了诗人深感责任重大,只担心自己的恩泽未能普照到每一个角落,因此不敢轻忽法律,滥用职权。这体现了古代官员的道德责任感和对公正法治的坚守。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政治理想和对地方治理的细致入微。

收录诗词(187)

陈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其八)

我爱仙居好,家居十数人。

民穷惟有疾,俸薄不知贫。

弟妹閒成癖,妻孥老未淳。

自馀无所恨,寸禄及偏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其七)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

忧民极反覆,责己未周详。

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

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其五)

我爱仙居好,官卑分已盈。

才非汉循吏,道似鲁狂生。

击柝心虽乐,观民志未平。

宁如孟夫子,不食去齐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其四)

我爱仙居好,经营尽国工。

庶民心喜悦,小邑势尊隆。

万瓦如云合,千题不日砻。

自非仁惠术,愧子一观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