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太皇太后哀辞》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对“补天炼石”、“扶日乘云”的典故运用,以及对“禅让”、“哭临”等历史事件的引用,表达了对逝去皇太后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
首联“补天炼石徒虚语,扶日乘云空复辞”,以“补天炼石”和“扶日乘云”这两个神话传说中的典故,象征着皇太后的伟大功绩与崇高地位,然而这些只是空谈,无法实现,暗示了皇太后的离世是无法挽回的事实。
颔联“禅让久成亡国例,哭临犹见旧朝仪”,通过“禅让”这一历史现象,指出皇太后的逝世如同亡国之例,令人痛心。同时,“哭临”描绘出哀悼场景,强调了旧朝仪礼的庄重与哀伤氛围。
颈联“九疑有恨都相似,一恸迟来但益悲”,将皇太后的逝世与古代九疑山的传说相联系,表达了一种普遍的哀思与遗憾。同时,提到“一恸迟来但益悲”,意味着即使哀悼来得晚一些,也只会增加悲伤的程度,进一步深化了对皇太后的怀念之情。
尾联“差幸移宫还未及,幡竿犹傍万年枝”,在哀悼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太后的些许安慰——虽然她未能亲眼见证宫殿的迁移,但她的精神依然伴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如同万年树枝般坚韧不拔。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对皇太后的深切哀悼与对她一生贡献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