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张安国相过一首

元戎驱小队,来赴野人期。

山静传呼远,风轻游赏宜。

飞萝穿杖屦,芳草焕旌旗。

好借丝纶手,雕镌一小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元帅率领一支小队伍,前来赴约与山野之人相见。
山中的宁静随着呼唤声远远传播,微风轻拂,适合出游欣赏风景。
藤蔓攀附在手杖和鞋履上,鲜艳的花草装饰着旗帜。
希望能借助这如丝如线的手艺,雕刻一首精致的小诗。

注释

元戎:元帅。
驱:率领。
小队:小型队伍。
野人:山野之人,可能指友人或隐士。
山静:山中宁静。
传呼:呼唤声传递。
远:远处也能听到。
轻:微风轻轻。
飞萝:藤蔓。
杖屦:手杖和鞋子。
焕:装饰。
旌旗:旗帜。
丝纶手:如丝如线的手艺,指书法或绘画。
雕镌:雕刻。
小诗:短小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平的田园风光图景。"元戎驱小队,来赴野人期"表明农民在收割庄稼的季节到来,他们带着简单的工具去往目的地。"山静传呼远,风轻游赏宜"则形象地描述了清净的山谷和微风中传来的遥远的声音,以及适合漫步欣赏自然美景的良好时机。

接下来的"飞萝穿杖屦,芳草焕旌旗"更进一步渲染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飞萝"指的是空中飘扬的花瓣,它们穿过树木间的空隙;"杖屦"则是古人携带的一种干粮或简易工具;"芳草焕旌旗"形容鲜艳的野花如同五彩的旗帜,随风摇曳。

最后两句"好借丝纶手,雕镌一小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利用手中的笔墨,将眼前的美丽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诗歌形式记录下来。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平静生活中寻找灵感的意境。

这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王阮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种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为后世留下了一幅美好的诗意画卷。

收录诗词(205)

王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谢赵宰拜襄敏墓并留题二首(其二)

河湟人去锁春芜,三步遥勤一束刍。

盛事发挥千古烈,英词嘘动百年枯。

故家零落今朝遇,此段孤高近世无。

地下结成无限草,待公肃甲破幽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谢赵宰拜襄敏墓并留题二首(其一)

班春故事亦年年,公独推诚远布宣。

丽日借黄催麦垄,惠风吹绿散秧田。

众鱼入梦蓑衣下,异雉飞驯桑荫前。

好咏十奇归乐府,圣朝方采下民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新昌留别一首

奉命诛求下户贫,抗章恳白上官嗔。

与其重敛毒千室,宁以深文中一身。

吏务循良邦有赖,士虽贫贱气宜伸。

空烟亭下桃花水,好送扁舟欲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溪山堂三首(其三)

檐敞祛红日,窗虚揖白云。

水痕一雨失,花气午风薰。

寂寂心无事,纷纷耳不闻。

只须添道力,底用战魔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