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罗甸愁山雨,滇阳怯海风。
可怜风雨夜,长在客途中。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风雨》。诗中通过描绘主人公在罗甸和滇阳两地遭遇山雨和海风的困境,表达了旅人的孤独与无奈之情。"罗甸愁山雨"和"滇阳怯海风"这两句,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愁"和"怯"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恐惧。接着,"可怜风雨夜,长在客途中"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长期漂泊在外、无法安定的感慨,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沧桑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旅途艰辛与内心世界的交织,具有鲜明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不详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酌酒临池水,回船拂芰荷。
匆匆马上去,留兴与烟波。
天涯戎旅春,一十五回新。
多情花与鸟,岁岁有留人。
唐帝行宫有露台,础莲几度换春苔。
军容再向蚕丛狩,王气遥从骆谷来。
万里山川神骏老,五更风雨杜鹃哀。
始知蜀道蒙尘驾,不及胡僧渡海杯。
花树高于屋,红霞夜照人。
声声枝上鸟,也似惜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