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藏寺

云树参差绕翠层,登高慨古意难胜。

王侯第宅谁为主,烟雨湖山尽属僧。

石马欲嘶陵下草,洞龙常护塔前灯。

何时借榻清尘耳,万壑松风洗郁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藏寺周边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流露出诗人对古往今来变迁的感慨。首句“云树参差绕翠层”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山林间云雾缭绕、树木错落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登高慨古意难胜”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面对历史遗迹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王侯第宅谁为主,烟雨湖山尽属僧”两句,通过对比王侯贵族与僧侣在自然美景中的地位,反映了世事无常和人生如梦的主题。王侯的府邸可能已无人问津,而湖山之景却归于僧侣的日常修行之中,暗示了权力与财富的短暂性,以及自然永恒不变的特性。

“石马欲嘶陵下草,洞龙常护塔前灯”则进一步描绘了历史遗迹的景象。石马与洞龙,作为古代墓葬或神庙的守护者,虽已沉寂于草木之间,但它们的存在依然守护着周围的环境,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守护者的不朽精神。

最后,“何时借榻清尘耳,万壑松风洗郁蒸”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他希望能在大自然中找到一片净土,让心灵得到洗涤,摆脱世俗的烦恼与压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思考。

收录诗词(42)

盛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雁字

排阵纵横趁朔风,南来一路总书空。

象形每见人文焕,会意原知岛箓工。

淡没芦花疑曳白,斜临枫叶欲题红。

数行若过留名塔,更羡凌云笔势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雁声

一一飞鸣总念群,漫天凉月白纷纷。

惊寒欲断衡阳浦,失侣相呼塞北云。

灯暗长门愁里听,霜侵灞岸客中闻。

野鸦原自无情绪,乱绕疏林噪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雁影

似有疑无认未真,月明紫塞倍精神。

三秋写照空中现,万里随行分外亲。

荻渚烟销怜一片,湘江浪静印全身。

穿云何处留痕迹,惆怅挥弦目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雁更

衔芦伴侣宿沙汀,独自巡行敢暂停。

响应鼍鸣催落月,声随鸡唱逼残星。

频惊湘浦鸥眠起,远搅衡阳鹤梦醒。

怯恨凉宵铜漏永,嗷嗷达旦未曾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