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娄坚的《岁暮杂题示儿复闻十首(其六)》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决策与军事策略的反思。首句“决策先皇日”暗示了诗中涉及的是对往昔皇帝时期的决策回顾,而“于兹五十秋”则表明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
接下来,“和戎诚有利”指出和平共处曾带来一时的好处,但诗人认为这并非长久之计。“谋国渐成偷”暗指国家在和平环境下,军事策略逐渐趋于保守和偷安。诗人通过“西挫榆林塞,东摧辽水朝”两句,描绘了过去的军事胜利,但也暗示了边境的潜在威胁并未真正消除。
最后,诗人发出疑问:“不知今制阃,谁是范韩俦?”“制阃”指统帅军队的将领,范韩俦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将才。诗人质疑当前是否有像范韩这样的能臣来领导国防,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忧虑。
整首诗以历史典故和现实担忧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政策和军事战略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