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长安五首(其二)

朅来来吊望高台,台上黄金真可哀。

一代贤良《卜式传》,千秋流涕贾生才。

狺狺多口何为者,衮衮诸公安在哉?

燕市遨游今不见,吴门变姓且归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尤侗所作的《别长安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吊古伤今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朅来来吊望高台”,点出诗人来到此地,是为了凭吊古迹,表达对过往的怀念。接着“台上黄金真可哀”一句,以黄金象征富贵,暗示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去,令人感到悲哀。

“一代贤良《卜式传》,千秋流涕贾生才。”这里提到的“卜式”和“贾生”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通过赞美他们的才能和品德,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今世风日下的批评。

“狺狺多口何为者,衮衮诸公安在哉?”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将“狺狺多口”的讽刺与“衮衮诸公”的疑问相结合,表达了对社会上空谈阔论、缺乏实际行动者的不满,以及对那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如今却不知所终的感慨。

最后,“燕市遨游今不见,吴门变姓且归来。”这两句诗描绘了昔日繁华的燕市如今不再,而吴门的人们也已经改换姓氏,隐喻着时代变迁、人事更迭的无情。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忧思。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别长安五首(其三)

十年踪迹漫劳劳,风雨周游有敝袍。

短棹独临沧海阔,单车直上太行高。

穷途恸哭谁哀阮,荒径欣奔自拟陶。

且待向平婚嫁毕,指挥五岳属吾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别长安五首(其四)

不如归去不如归,归去来兮知昨非。

千里壮心天马下,一朝适意野鸥飞。

焚书并瘗珊瑚笔,解绂先裁薜荔衣。

犹有吴钩抛未得,酒酣常舞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别长安五首(其五)

葑水城南一草堂,莳花修竹自幽芳。

老妻酿秫藏盈斗,儿子摊书读几行。

有客日来谈鬼魅,先生夜梦见羲皇。

出门莫向长安笑,曾在长安望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韩蕲王庙

忠武勋名百战回,西湖跨蹇且衔杯。

英雄短气莫须有,明哲保身归去来。

夜月灵旗摇铁瓮,秋风石马上琴台。

千年遗庙还香火,杜宇冬青正可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