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京杂咏一百首(其九十九)

塞边羝牧长儿孙,水草全枯乳酪存。

不识江南有阡陌,一犁烟雨自黄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地区牧民的生活状态与对江南世界的无知。首句“塞边羝牧长儿孙”点明了地点与人物,边塞的羊群养育着牧民的后代。接着“水草全枯乳酪存”描述了环境的艰苦,水源与草地都已干涸,仅剩乳酪作为生存的物资。后两句“不识江南有阡陌,一犁烟雨自黄昏”则表达了牧民对于外界,尤其是江南富饶地区的无知与向往,他们或许未曾见过江南的田间小路,但想象中那里的耕作生活似乎在烟雨蒙蒙的黄昏时分,给他们带来了某种憧憬。整首诗通过对比边塞与江南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不同地域间的差异与牧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收录诗词(100)

杨允孚(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滦京杂咏一百首(其一○○)

试将往事记从头,老鬓征衫总是愁。

天上人间今又昔,滦河珍重水长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有所思

中心有所思,蹙损双蛾眉。

美人竟长往,使我叹离居。

寂寞就孤枕,强眠谁得知。

夜深清露重,飞梦欲何之。

觉来日迟迟,分照上罗帏。

妆台理云鬓,种种尽成丝。

形式: 乐府曲辞

远游

圣人久不作,大道将已矣。

吾生既无之,惟有幸夕死。

殷勤谢良友,远涉西江水。

方从草庐公,共究鹅湖旨。

纷纷朱陆议,窃幸窥端倪。

奈何执德偏,一聘翻然起。

春秋严内外,乾坤定冠履。

西蜀已空亭,箕山仍洗耳。

迢迢返岩阿,惟当随鹿豕。

形式: 古风

往清轩

殷本高辛裔,六七起圣君。

受王一剥丧,高贤尽隐沦。

坐待天下清,用沽席上珍。

况兹黄袍破,我生当其辰。

衣冠归□□,海国陷黄尘。

宁有人间世,能逃率土滨。

结茅菩提顶,浑忘虎豹邻。

寤寐祇思晋,幽沈迥避秦。

何时启昌运,□□产圣人。

愿言同二老,荷杖还归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