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赵通判挽诗(其二)》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对逝者赵通判生平的回顾与评价,展现了对其人生价值和贡献的深切缅怀。
首句“碎剧更尝久”,描绘了赵通判在官场中经历的漫长岁月,面对复杂琐碎的政务,他始终坚守岗位,不辞辛劳。接着,“跻攀鬓已皤”一句,以鬓发斑白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赵通判年华老去,但依然坚持工作的坚韧精神。
“题舆嗟命啬”表达了对赵通判命运的感慨,虽然他勤勉尽职,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赏识和提拔。“制锦得名多”则赞扬了赵通判在地方治理上的卓越表现,他的政绩广为人知,深受百姓爱戴。
“铭好传千载”是对赵通判功德的肯定,认为他的事迹将被后人铭记,流传千古。“梁摧付一窠”则以比喻的手法,形容赵通判的离世如同梁柱断裂,令人痛惜不已。
最后,“书丹惭钝笔,回恻甚于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文笔的谦逊,同时也流露出对赵通判逝世的深切哀悼之情,仿佛连苏轼这样的文学大家也难以表达出心中的悲痛。
整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不仅展现了赵通判一生的功绩与品德,也体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