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支机石

笋舆寻胜赏,讶神物、寄烟寰。

想槎客携归,星娥赠与,仙骨珊珊。斓斑。

艳称蜀锦,问七襄何似五云端。

幻迹谁云可转,灵心好在无言。禅关。尚识孱颜。

清露湿、翠屏闲。但怅望、吹笙迟回弄杼,梦冷银湾。

相看。绛霄路迥,叹红尘沦谪几时还。

回首珠宫玉宇,凄凉天上人间。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支机石》是清代词人周之琦的作品,通过对支机石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超凡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感慨。词中以"笋舆寻胜赏"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乘坐竹制小车游赏的场景,接着通过"神物、星娥、仙骨珊珊"等词,赋予支机石神话色彩,暗示其非凡来历。

"斑斓艳称蜀锦,问七襄何似五云端",将支机石比作蜀地精美的织锦,又与天上的七颗星星相比,展现出其瑰丽奇幻的特点。词人质疑这种幻象是否能长久,但强调其内在的灵性永恒不变。

"禅关尚识孱颜",借禅意表达对支机石的敬仰,即使在修行的境界中也能感知其美。接下来,词人感叹清露打湿石面,如同置身于宁静的仙境,而"吹笙迟回弄杼"的想象则带出一丝人间烟火气,与冷寂的银湾形成对比。

"绛霄路迥,叹红尘沦谪几时还",表达了词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超脱的渴望,以及对回归仙境的遥不可及的叹息。最后,词人在回首间,看到的既是华丽的珠宫玉宇,又是人间的凄凉,揭示了天上人间的无常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支机石为载体,融合了神话、禅意和人间情感,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陌上花.薛涛井

高唐梦后朝云,留下楚台遗韵。

一曲琴心,容易翠翘偷近。

玉蝉金雀嬉游处,千古风流无尽。

赋闲情、况有巴笺十色,待题幽恨。

向回栏、更倚瓶沈信杳,且喜银床堪认。

照影婵娟,谁似扫眉人俊。

枇杷花落闲门闭,冶思空传兰讯。

锦江春、付与楼阴修竹,几堆香粉。

形式: 词牌: 陌上花

玉漏迟(其一)夜话尹竹农同年署斋

夜寒莲漏悄。纹疏静掩,铜荷低照。

迅羽光阴,心事漫传青鸟。

梦里长安片月,更愁里、天涯芳草。还自恼。

云窗雾阁,庾尘谁扫。

何处唤酒银釭,听小管清声,素弦凄调。

艳冶追寻,争似寸笺吟好。

计日东风破冷,又相对、春山一笑。芳信早。

梅花几枝开了。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玉漏迟(其二)秋夜对月偶忆少陵"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之语,因写其意

碧空圆镜展。无端幻出,交柯零乱。

望里阴阴,占却广寒庭院。

自倚阎浮树影,怎禁得、吴郎偷眼。尘雾卷。

丁丁玉斧,等闲飘散。

遥睇露脚斜飞,似坠叶霜林,峭风轻剪。

唤作天香,终是药娥愁见。

记否王孙去久,且归咏、淮南秋怨。清漏转。

霓裳旧歌重按。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玉漏迟(其三)高巳生、钱充泉、王远闻同舟,相送信宿去严陵道中却寄

片帆人万里。琴歌兴在,仍搴吟袂。

过雨秋容,侵晓越娥妆洗。

漫拟西湖镜影,也休认、南屏烟翠。还信未。

桐江一路,好山如此。

三载惯约清游,叹饮渌题花,顿成前事。

醉拍征衫,空惜酒痕红渍。

旧垒芹泥换尽,更谁识、归舟天际。兰棹倚。

魂消画眉声里。

形式: 词牌: 玉漏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