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居

前岁旅淮楚,去年还上都。

上都一岁内,前后七徙居。

岁暮被重谪,狼狈来中吴。

中吴未半岁,三次迁里闾。

京师重腾移,长物动数车。

江湖亦稍便,一舟乐有馀。

破坏新器皿,散亡旧图书。

家人颇倦烦,行路亦叹呼。

吾知人之生,天壤乃蘧庐。

其间暂寄寓,一世还须臾。

纵游极南北,所历足自娱。

犹恨苦濡滞,带动摧妻孥。

安得出八极,浩与元气俱。

仰首羡日月,晨夕苦奔趋。

二物本无情,亦为气所驱。

况我有血肉,又生名利区。

手足日不闲,在地无根株。

流宕固宜矣,何必厌道涂。

此身亦外物,安用伤羁孤。

庸人所见狭,但以乡井拘。

屑屑寸粒食,何异鸡在笯。

拟随犯斗槎,欲上浮海桴。

寄语怀安者,嗟嗟尔何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的《迁居》,通过诗人对自己多次迁居经历的描述,反映了他对人生漂泊不定、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

首句“前岁旅淮楚,去年还上都”点明了诗人过去一年的迁徙生活,从淮楚到上都,再从上都回到淮楚,生活如同浮萍,没有定所。接着,“上都一岁内,前后七徙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漂泊的生活状态,一年之内七次搬家,生活动荡不安。

“岁暮被重谪,狼狈来中吴”写出了诗人因某种原因再次被迫迁居,这次是从繁华的京师来到较为偏远的中吴,生活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吴未半岁,三次迁里闾”继续描绘了诗人频繁搬家的状况,生活似乎永远处于变动之中。

“京师重腾移,长物动数车”描述了诗人搬家时的场景,物品众多,需要多次搬运,生活压力可见一斑。“江湖亦稍便,一舟乐有馀”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与之前繁忙、复杂的生活形成对比。

“破坏新器皿,散亡旧图书”反映了诗人搬家过程中物品的损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逐渐消失。“家人颇倦烦,行路亦叹呼”描绘了家人的疲惫与不满,以及路上行人的同情与感叹,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

“吾知人之生,天壤乃蘧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将人生比作临时搭建的房屋,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易逝。“其间暂寄寓,一世还须臾”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即使在短暂的时间里也要珍惜。

“纵游极南北,所历足自娱”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旅行的向往,认为在广阔的天地间旅行可以带来快乐。“犹恨苦濡滞,带动摧妻孥”则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以及对家庭成员的担忧。

“安得出八极,浩与元气俱”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更广阔自由生活的愿望。“仰首羡日月,晨夕苦奔趋”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日月星辰的羡慕,同时也反映了对忙碌生活的厌倦。“二物本无情,亦为气所驱”说明了日月星辰虽然看似无情,实际上也是受到自然规律的驱动。

“况我有血肉,又生名利区”指出诗人身处名利场,生活充满竞争与压力。“手足日不闲,在地无根株”表达了诗人感到自己的生活忙碌而缺乏根基,没有稳定的生活状态。“流宕固宜矣,何必厌道涂”则表示诗人虽然习惯了漂泊的生活,但仍对当前的生活状态感到不满。

“此身亦外物,安用伤羁孤”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认为自己如同外物一般,不必过于悲伤于孤独。“庸人所见狭,但以乡井拘”批评了普通人视野狭窄,仅仅局限于家乡的观念。“屑屑寸粒食,何异鸡在笯”将普通人的生活比作鸡在笼中觅食,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局限性。

“拟随犯斗槎,欲上浮海桴”表达了诗人想要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如乘船穿越大海,寻找自由与解脱。“寄语怀安者,嗟嗟尔何愚”则是诗人对那些满足于现状、不愿追求更好生活的旁观者的劝告,表达了对自由与追求的呼唤。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与痛苦的描写,也有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思考和对现实的批判。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遣闷

隆冬雪跨月,度日关门庐。

乘昏气惨烈,悲风吹江湖。

白鹄翅翼伤,塌然困泥涂。

不入鸧鹒群,哀鸣忆云衢。

夕饥乏粒食,浩荡天地俱。

何时辟重阴,得见白日舒。

形式: 古风

苦调

阴闇必有鬼,高明者惟天。

鉴应未始忽,冥理有后先。

奸凶喜欺罔,放意快目前。

虎狼嚼生人,自适甘且鲜。

烈士共剑起,忿发如危弦。

人理已不胜,神报岂泯然。

惊呼彻上帝,洒血透九泉。

扪舌不敢语,咄咄徒自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若神栖心堂

予心充塞天壤间,岂以一物相拘关。

放然一物无不有,遂得此身相与閒。

上人搆堂号栖心,不欲尘累相追攀。

冷灰槁木极溃败,虽有善迹辄自删。

予尝浩然无所挠,与子异指亦往还。

卷舒动静固有道,期于达者诚非艰。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郡侯访予于沧浪亭因而高会翌日以一章谢之

荒亭俗少游,迁客心自爱。

绕亭植梧竹,私心亦有待。昨朝十骑来,䟃?拥林外。

水禽骇笳鼓,野老瞻车盖。

公馀喜静境,宾至因高会。

跋石已行厨,临流聊褫带。

优游鄙情通,放旷未礼杀。

酒醇引易釂,肉美举必嘬。

千蹠恣食鸡,二螯时把蟹。

开颜閒善谑,倾耳得嘉话。

暮夜欢未厌,裴回意将再。

跋已见懵腾,跨鞍极倒载。

明日尚狂酲,嘉贶不遑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