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四十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默坐时。

天意教闲须有谓,人心刚动似无知。

烟轻柳叶眉闲皱,露重花枝泪静垂。

应恨尧夫无一语,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欧阳修并非只爱写诗,写诗是他静坐沉思的时候。
上天赋予他闲暇时有所寄托,人的心灵一旦活跃起来仿佛就失去了感知。
轻烟让柳叶微蹙,露水使花朵静静垂泪。
想必他会遗憾自己无言以对,其实欧阳修并非只爱吟诗。

注释

尧夫:指欧阳修,北宋文学家。
吟诗:作诗、写诗。
默坐:静静地坐着,这里指思考。
天意:指上天的安排或命运。
闲:空闲,闲暇。
有谓:有所寄托,有意义的事情。
人心:人的内心。
刚动:活跃,这里指心灵活动。
似无知:好像失去了感知。
烟轻:烟雾轻盈。
柳叶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像柳叶一样细长。
皱:此处形容微蹙。
露重:露水厚重。
花枝:花朵的枝条。
泪静垂:静静地下垂,形容泪珠。
应恨:应该感到遗憾。
无一语:没有言语表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首尾吟》第四十二首,邵雍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诗歌创作与个人心境的关系。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非单纯为了吟咏而写诗,而是诗作源于他静坐深思的时刻。接下来的“诗是尧夫默坐时”进一步强调了诗源于内心平静的状态。

诗人认为,上天赋予他闲暇时光是有其深意的,这种闲适需要有所寄托,而诗歌就是这种寄托,使得心灵有所表达。“人心刚动似无知”暗示在情感波动时,人往往难以用言语表达,而诗歌则能捕捉这些微妙的情绪变化。

“烟轻柳叶眉闲皱,露重花枝泪静垂”通过自然景象描绘情感的微妙变化,轻烟如女子的眉头微蹙,露水打湿花朵仿佛无声的泪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心中的情感波澜。

最后两句“应恨尧夫无一语,尧夫非是爱吟诗”回应开头,看似自嘲,实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力量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自己虽然没有直接言说,但诗歌已足以传达他的心声,揭示出诗歌超越语言的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体验和自然景象为载体,探讨了诗歌创作与内心世界的紧密联系,以及诗歌作为无声语言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一○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处否时。

信道而行安有悔,乐天之外更何疑。

受疑始见周公旦,经阨方明孔仲尼。

大圣大神犹不免,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七十九)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著棋。

大智大谋难忘设,小机小数肯轻为。

泥沙用处宁无惜,蝼蚁驱时忍更窥。

天下也宜留一路,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二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惊骇时。

暮雨朝云才半日,春华秋叶未多时。

即今世态已堪叹,过此人情更可知。

一暑一寒何太急,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一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默识时。

日月既来还却往,园林才盛又成衰。

登山高下虽然见,临水浅深那不知。

世上高深事无限,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