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其一)寿东轩

客窗空翠杪。前生饮惯,长生琼醥。

回首红尘,换了□花幰草。

隔水神仙洞府,但只有、飞霞能到。谁信道。

西风送我,还陪清啸。缥渺。

柳侧双楼,正绣幕围春,露深烟悄。

鱼尾停时,雪上鬒云犹少。

醉傍芙蓉自语,愿来此、年年簪帽。青屿小。

鹤立淡烟秋晓。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翻译

窗外翠色直入天际,前世常饮仙酒长生。
回顾人间,已换作花草装饰的车驾。
隔着水面的神仙洞府,只有飞霞能抵达,谁能相信呢。
秋风伴我,还带着清冷的啸声,如梦如幻。
柳树旁的双层楼阁,正被春光包围,夜深露重,烟雾悄然。
鱼儿游动暂停,湖面上的乌云还未消散。
醉倒在芙蓉花旁自言自语,希望每年都能在此佩戴华冠。
小小的青屿上,白鹤在淡烟秋晓中独立。

注释

客窗:旅人的窗户。
空翠:形容翠绿的颜色。
琼醥:美酒,仙酒。
红尘:指人世间。
□花幰草:可能指代更换了华丽的车饰。
飞霞:象征仙境。
西风:秋季的风。
柳侧:柳树旁边。
绣幕:精致的帷幔。
青屿:绿色的小岛。
鹤立:白鹤站立。
淡烟:轻淡的烟雾。
秋晓:秋天的早晨。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以客窗为视角,展现出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回顾。"客窗空翠杪",写出了窗外竹林的翠绿,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静谧。"前生饮惯,长生琼醥",借酒表达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回首红尘,换了□花幰草",将尘世生活比喻为变幻的花朵和草丛,暗示了世事无常。"隔水神仙洞府,但只有、飞霞能到",进一步强调了仙境的遥远与神秘,只有仙人才能抵达。

"西风送我,还陪清啸",秋风陪伴着诗人的清啸,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自在。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现实中的美景,"缥缈。柳侧双楼,正绣幕围春,露深烟悄",描绘出如梦如幻的春夜景象,柳树下楼阁掩映,月色朦胧。

"鱼尾停时,雪上鬒云犹少",可能是形容夜晚的宁静,鱼儿停止游动,湖面如镜,发丝上的雪花更显稀疏。"醉傍芙蓉自语,愿来此、年年簪帽",诗人醉倒在荷花旁,希望每年都能在此度过美好的时光,甚至期待着未来的聚会。

最后,"青屿小。鹤立淡烟秋晓",以小岛和清晨薄雾中的白鹤作为结尾,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也寓含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蒋捷对尘世与仙境的不同感受,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95)

蒋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字:胜欲
  • 号:竹山
  • 籍贯: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
  • 生卒年:约1245~1305后

相关古诗词

白苎

正春晴,又春冷,云低欲落。

琼苞未剖,早是东风作恶。

旋安排、一双银蒜镇罗幕。幽壑。

水生漪,皱嫩绿、潜鳞初跃。

愔愔门巷,桃树红才约略。

知甚时,霁华烘破青青萼。忆昨。

□□□□,引蝶花边,近来重见,身学垂杨瘦削。

问小翠眉山,为谁攒却。

斜阳院宇,任蛛丝罥遍,玉筝弦索。

户外惟闻,放剪刀声,深在妆阁。

料想裁缝,白苎春衫薄。

形式: 词牌: 白苧

如梦令

夜月溪篁鸾影。晓露岩花鹤顶。

半世踏红尘,到底输他村景。村景。村景。

樵斧耕蓑渔艇。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行香子.舟宿兰湾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昨宵谷水,今夜兰皋。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乍整还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阮郎归.客中思马迹山

雪飞灯背雁声低。寒生红被池。小屏风畔立多时。

闲看番马儿。新揾泪,旧题诗。一般罗带垂。

琼箫夜夜挟愁吹。梅花知不知。

形式: 词牌: 阮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