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锦堂春·柬既庭》是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涂辙正妨我辈”,诗人以“涂辙”比喻人生的道路与束缚,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种种规矩与限制的不满与反感。接着,“溪山合老狂夫”一句,诗人渴望在自然山水间度过余生,追求一种远离尘嚣、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为报故人休复尔,钟鼓骇爰居”中,“故人”指的是诗人所珍视的朋友或知己,“休复尔”则是劝告朋友不要被世俗所累,不要让钟鼓之声(象征权力与地位)影响内心的平静与自由。“钟鼓骇爰居”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朋友也能理解并追求这样的生活。
“心已絮泥灰木,身拚月媵花奴”两句,诗人用“絮泥灰木”形容内心的疲惫与消沉,而“月媵花奴”则可能是指那些为了追求名利而失去自我、成为他人附属品的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对自己保持独立人格与内心纯净的坚持。
最后,“须知富贵非吾愿,遮莫执金吾”表明了诗人对富贵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幸福与满足不在于外在的财富与地位,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由。同时,“遮莫执金吾”中的“金吾”是古代官职,这里借指权力与权威,诗人以此表明自己不会为了追求权力而妥协,坚持自己的原则与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与内心平和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