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商老

所思定何方,渺然羌山麓。

别来经一年,不寄书一幅。

忆在元真馆,与君同饮缸。

论文久未去,夜雪打寒窗。

明朝款君门,箯舆踏残雪。

尊前听君谈,意气排凛冽。

雪中两相过,把酒俱留连。

岂同剡溪去,兴尽回酒船。

今年走东吴,无复相邂逅。

遭回行路难,归已三月后。

逢君所知人,颇尝问君安。

犹闻卧苫块,毁棘今栾栾。

君家所娇儿,闻已去怀抱。

昔我尝见之,瑶环实娟好。

我归卧衡门,愁君亦如君。

淋雨子桑病,敝冠原宪贫。

此怀其谁语,思君何能已。

寄声劳苦君,兼问两季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写给友人李商老的寄赠之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之情。

首句“所思定何方,渺然羌山麓”开篇即点明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想象友人所在之地遥远而渺茫,如同羌山之麓,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距离感。

“别来经一年,不寄书一幅”紧承上句,强调了长时间的分别和彼此间缺乏联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通信中断的遗憾。

接下来,“忆在元真馆,与君同饮缸。论文久未去,夜雪打寒窗”几句回忆了往日相聚的美好时光,元真馆内饮酒畅谈,论文至深夜,窗外飘落着寒冷的夜雪,这些场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也反衬出如今的孤独与寂寞。

“明朝款君门,箯舆踏残雪。尊前听君谈,意气排凛冽”描绘了诗人期待再次与友人相见的情景,想象着踏着残雪敲响友人之门,席间畅谈,意气风发,充满期待与喜悦。

“雪中两相过,把酒俱留连。岂同剡溪去,兴尽回酒船”进一步描述了两人相聚时的欢乐情景,如同在剡溪泛舟,尽兴而归,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趣味。

然而,“今年走东吴,无复相邂逅。遭回行路难,归已三月后”转折处,诗人感慨自己今年前往东吴,未能与友人相遇,归途艰难,时间已经过去三个月,表达了对未能及时相聚的遗憾和无奈。

“逢君所知人,颇尝问君安。犹闻卧苫块,毁棘今栾栾”通过他人转述,得知友人生活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仍显困顿,表达了对友人现状的关心和担忧。

“君家所娇儿,闻已去怀抱。昔我尝见之,瑶环实娟好”回忆起友人家中的娇儿,曾经见到时的可爱模样,现在却已离开,流露出对友人家庭变迁的感慨。

“我归卧衡门,愁君亦如君。淋雨子桑病,敝冠原宪贫”诗人自比子桑淋雨生病,原宪贫穷,表达了与友人相似的境遇和心境,相互之间的情感共鸣。

最后,“此怀其谁语,思君何能已。寄声劳苦君,兼问两季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关怀,希望友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并询问友人家中其他成员的情况,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牵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友人现状的关心和担忧,以及对未能及时相聚的遗憾,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294)

谢薖(宋)

成就

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经历

不详

  • 字:幼盘
  • 号:竹友居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 生卒年:1074~1116

相关古诗词

集庵摩勒园观李伯时画阳关图以不能舍馀习偶被世人知为韵得人字赋六言

摩诘句中有眼,龙眠笔下通神。

佳篇与画张本,短纸为诗写真。

渭城偶落吾手,小圃传观众宾。

坐上宴如居士,暗中摸索离人。

形式: 六言诗 押[真]韵

次韵董彦速送珍上座还漳江

阿师身小胆能大,文字宁追权可游。

寻山红叶半旬雨,过我黄花三径秋。

随处庞公虽有偈,他年支遁恐难酬。

经行若个门风是,闻说漳江似赵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招李成德

妙年英伟定楩楠,老大如樗百不堪。

黍饭奠孤元伯约,山夫岂有德公谈。

棋无多算愧三北,诗要重论窥二南。

只恐寻芳嗟较晚,夜来风蕊落毵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读何易于传

吏皆愁死自焚诏,农正勤耕身挽船。

墨绶纷纷满天下,不知谁拍此渠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