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写给友人李商老的寄赠之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之情。
首句“所思定何方,渺然羌山麓”开篇即点明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想象友人所在之地遥远而渺茫,如同羌山之麓,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距离感。
“别来经一年,不寄书一幅”紧承上句,强调了长时间的分别和彼此间缺乏联系,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通信中断的遗憾。
接下来,“忆在元真馆,与君同饮缸。论文久未去,夜雪打寒窗”几句回忆了往日相聚的美好时光,元真馆内饮酒畅谈,论文至深夜,窗外飘落着寒冷的夜雪,这些场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也反衬出如今的孤独与寂寞。
“明朝款君门,箯舆踏残雪。尊前听君谈,意气排凛冽”描绘了诗人期待再次与友人相见的情景,想象着踏着残雪敲响友人之门,席间畅谈,意气风发,充满期待与喜悦。
“雪中两相过,把酒俱留连。岂同剡溪去,兴尽回酒船”进一步描述了两人相聚时的欢乐情景,如同在剡溪泛舟,尽兴而归,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趣味。
然而,“今年走东吴,无复相邂逅。遭回行路难,归已三月后”转折处,诗人感慨自己今年前往东吴,未能与友人相遇,归途艰难,时间已经过去三个月,表达了对未能及时相聚的遗憾和无奈。
“逢君所知人,颇尝问君安。犹闻卧苫块,毁棘今栾栾”通过他人转述,得知友人生活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仍显困顿,表达了对友人现状的关心和担忧。
“君家所娇儿,闻已去怀抱。昔我尝见之,瑶环实娟好”回忆起友人家中的娇儿,曾经见到时的可爱模样,现在却已离开,流露出对友人家庭变迁的感慨。
“我归卧衡门,愁君亦如君。淋雨子桑病,敝冠原宪贫”诗人自比子桑淋雨生病,原宪贫穷,表达了与友人相似的境遇和心境,相互之间的情感共鸣。
最后,“此怀其谁语,思君何能已。寄声劳苦君,兼问两季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关怀,希望友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情,并询问友人家中其他成员的情况,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牵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友人现状的关心和担忧,以及对未能及时相聚的遗憾,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