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园林换叶,新绿满庭,晓起坐西轩下,见石榴新叶可玩,漫赋此解

双燕语雕栊。轻雨濛濛。诗人身入碧纱笼。

可有动人春色否,万绿阴中。吹到楝花风。

池水溶溶。庭阴空翠为谁浓。

惟有石榴新叶子,生便绯红。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园林景象。"双燕语雕栊,轻雨濛濛",以燕子的呢喃和蒙蒙细雨的轻拂,营造出早春时节的恬静氛围。词人置身于碧纱笼罩的庭院,心中不禁问道:"可有动人春色否,万绿阴中?"表达了对春意盎然的期待。

"吹到楝花风",暗示了季节的转换,楝花飘落,春风拂过,池水在阳光下显得波光粼粼,"池水溶溶"。词人进一步观察到庭院深处,浓郁的树荫似乎只为等待某人而浓厚,"庭阴空翠为谁浓",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期待。

最后,词人的视线落在了新生的石榴叶上,"唯有石榴新叶子,生便绯红",这鲜艳的红色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也暗含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新发现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园林的春色,通过新叶的描绘,传达出词人对生活情趣的敏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樊增祥的词作,语言清新,情感内敛,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六子(其一)病起视小园花药,漫成此解

绕芳丛。好春蓝尾,依然昨夜东风。

甚过卯不教温酒,经旬忘了梳头,雨中病中。

韶华百五犹浓。药带密围金缕,榴巾暗蹙香红。

问几许、春愁便如春水,绿窗纱换,素筝尘掩,可禁小满余寒似剪,初三斜月如弓。

粉墙东。流莺比人更慵。

形式:

八六子(其二)夜坐闻雨

尽潇潇。画檐鸣玉,无眠又过今宵。

早鹤禁催残银箭,魫窗深掩红罗,夜香罢烧。

曲屏风底无聊。敲落琴边松子,滴穿纸样芭蕉。

甚未到、秋来杜陵先瘦,楚衣香润,越瓯汤嫩,那堪鬓已丝时览镜,酒初醒处闻箫。

怕明朝。销魂柳边一桥。

形式: 押[萧]韵

八六子(其三)送春

恁匆匆。送春归去,垂杨不系青骢。

又砚北轻沾粉絮,市南初卖樱桃,百花已空。

新来事事都慵。禅榻自怜华鬓,妆台忘画眉峰。

可奈是、朝晴暮阴天气,燕啼莺妒,翠围红舞,谁能禁断连昌夜雨,勾留馺娑春风。

曲栏东。将离一花更红。

形式:

八六子(其四)初夏阴晴无定,垂垂丝雨,帘幕生寒。薄晚坐鲽舫中,芍药始开,不胜娇媠,倚此慰之

送春归。乍寒还暖,凄凄已入黄梅。

看小草新书团扇,单衣犹怯轻?,雨晴并佳。

髹盆芍药初开。春后才纡金带,花中独领黄扉。

又却是、东风猛吹帘竹,玉垆烟冷,脸波红润,定知妃子频添酒晕,香山长有诗来。

且徘徊。留看月中玉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