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昌祺

盛年读书擢科第,共睹词华艳云绮。

翰林高步逐英贤,东阁潜心效文史。

身违定省五六年,梦绕庭闱二千里。

昨夜摅情达丹扆,特许归宁承玉旨。

谢恩初辞凤阙前,买船遽向龙江涘。

江天未明早潮上,况复连朝北风驶。

二月初旬应到家,冠带升堂亲为喜。

囊中尽倒官俸钱,郡市西头致滫瀡。

叙言契阔洽朋知,趋走牵携欢稚子。

爱亲敬君事所重,况乃皇恩厚无比。

还应回首顾王程,螺渚行舻须早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此诗《送李昌祺》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描绘了李昌祺盛年求学、步入仕途的历程以及归家省亲的温馨场景。

首句“盛年读书擢科第”,点出李昌祺正值壮年,通过勤奋学习,考取功名,踏入官场。接着“共睹词华艳云绮”赞其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如同云霞般绚烂。随后“翰林高步逐英贤,东阁潜心效文史”描述他步入翰林院,与群英并肩,专心研习历史文献。

“身违定省五六年,梦绕庭闱二千里”两句,表达了李昌祺因公务繁忙,远离家乡五年之久,心中常挂念父母,梦回故乡的情景。紧接着“昨夜摅情达丹扆,特许归宁承玉旨”写他终于得到皇帝特许,得以回家探亲。

“谢恩初辞凤阙前,买船遽向龙江涘”描绘了他离开京城,乘船前往家乡的场景。接下来“江天未明早潮上,况复连朝北风驶”描绘了清晨江面的景象和北风的凛冽,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

“二月初旬应到家,冠带升堂亲为喜”预示着李昌祺将在二月回到家中,家人将为他的归来感到喜悦。最后“囊中尽倒官俸钱,郡市西头致滫瀡。叙言契阔洽朋知,趋走牵携欢稚子。爱亲敬君事所重,况乃皇恩厚无比。还应回首顾王程,螺渚行舻须早理。”表达了他将用官俸钱为家人购置礼物,与亲友团聚的喜悦,同时强调孝亲尊君的重要性,对皇恩的感激,并提醒自己尽快完成公务,返回家乡。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李昌祺从求学、入仕到归家省亲的过程,充满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送彭仲宜归荆州

四月都城风日好,远客违家思芳草。

秦淮河畔问南船,重译楼前出长道。

道傍送者皆缙绅,玉堂编修情独亲。

此来相看轻千里,此会相欢能几晨。

晨发无由执杯酒,折赠空持白门柳。

临分缱绻复申言,已去苍茫尚回首。

芦笋纷纷接浦桥,鲥鱼队队逐兰桡。

吹笛晚邀池口月,扬帆晴带海门潮。

归到绣林应夏五,鹧鸪啼歇榴花吐。

家庆趋承白发欢,云光回粲斑衣舞。

还携双鲤放江湄,江水朝宗日夜驰。

都将乡邑平安报,稍解京华契阔思。

形式: 古风

题小画赠曾贯还西昌兼致勉励之意

夫容绿水光鲜妍,芳春秀质何娟娟。

六年虎观驰彩笔,十月鸥江回画船。

醉写银瓶送将别,秋菊垂花纷可撷。

请看石上青琅玕,早晚凌云挺高节。

形式: 古风

题杨学士藏陈所翁四龙图

近代画龙谁第一,举世所重闽陈容。

秘府人家屡曾见,叶公虽古难独工。

此图四龙妙无敌,变化奇态才数尺。

乾坤黯黪閟云雾,风雷奔驱裂崖石。

腾身并出青冥上,盘拿夭矫皆相向。

神光睒矆如剑铓,倒捲江潮起银浪。

陈翁画意与谁同,爱龙所重泽物功。

炎飙六月撼原野,矫首滂沱如画中。

形式: 古风

题兰石寄王善学

清源先生乡达尊,昔以通家拜函丈。

别来四十有三年,至今仪形劳梦想。

当时令子朴且真,与我相欢亦长往。

有孙今传祖父业,授徒假馆双江上。

不随尘俗混驱驰,但以诗书待咨访。

潜心篆籀积岁年,往往挥毫作题榜。

我虽闻之未识面,已为名家动歆赏。

玉堂侍读重同宗,万里暌违心怏怏。

此图寄赠有微意,我为题诗叙畴曩。

清贞比德兰与石,珍重幽人在林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