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壁寺

万壑千岩里,林开一径深。

数年劳想望,此日快登临。

胜境情难尽,危涂力不任。

楼台相映抱,松柏自萧森。

花散诸天雨,灯传古佛心。

鹤泉寒漱玉,园地旧铺金。

石磴崎岖上,桃溪窈窕寻。

渊明能止酒,叔夜况携琴。

所恨无长暇,徒勤惜寸阴。

清宵谁我伴,乘兴但孤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壁寺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张通古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首联“万壑千岩里,林开一径深”,开篇即以磅礴之势,描绘出灵壁寺所在之地的山峦起伏、林木葱郁,一条幽深的小径蜿蜒其中,引人入胜。

颔联“数年劳想望,此日快登临”,表达了诗人多年以来对灵壁寺的向往之情,在今日得以亲临其境的喜悦与激动。

颈联“胜境情难尽,危涂力不任”,既赞美了灵壁寺胜景之绝美,也描述了攀登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敬畏与追求。

颔联“楼台相映抱,松柏自萧森”,描绘了灵壁寺内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共存的画面,楼台与松柏相互映衬,生机勃勃。

颔联“花散诸天雨,灯传古佛心”,通过花雨与灯火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充满禅意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古佛的慈悲与智慧。

颔联“鹤泉寒漱玉,园地旧铺金”,以鹤泉的清澈与园地的富丽堂皇,进一步展现了灵壁寺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尾联“石磴崎岖上,桃溪窈窕寻”,描绘了登山的艰难与探索的趣味,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之美的不懈追求。

颔联“渊明能止酒,叔夜况携琴”,引用陶渊明与嵇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尾联“所恨无长暇,徒勤惜寸阴”,流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能长时间享受美景的遗憾。

颔联“清宵谁我伴,乘兴但孤斟”,在夜晚的宁静中,诗人独自品味美酒,似乎在寻找心灵的伴侣,表达了一种孤独而自由的精神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壁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

张通古(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谒孔林一首

鲁国遗踪堕渺茫,独馀林庙压城荒。

梅梁分曙霞栖影,松牖回春月驻光。

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

不须更问传家远,泰岱参天汶泗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王广道环翠堂

诛茅结搆略三楹,顾揖青山共落成。

一径宛如通辋口,廿岑何用诧南城。

清风枕簟人间世,黄卷圣贤天下名。

只恐山灵留不得,暮年合起为苍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六贤堂

榆关城构倚长天,寂寂虚堂像六贤。

行善槩皆传故里,功名何异写凌烟。

子孙继业何知在,桑梓牵情我自怜。

无限云山遮远目,登临时遣兴悠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缑山庙

缑山突兀上空虚,古柏森森几万株。

一自吹笙仙去后,乘鸾曾返故乡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