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谒孔林一首》由金代诗人党怀英所作,通过对孔林的描绘,展现了对孔子及其文化的深深敬仰与缅怀。
首联“鲁国遗踪堕渺茫,独馀林庙压城荒。”开篇即以鲁国的遗迹渐趋模糊,仅余孔林庙宇矗立于荒城之中,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孔林的独特地位。
颔联“梅梁分曙霞栖影,松牖回春月驻光。”通过描绘孔林中梅花梁上晨曦中的影子与松树窗前春夜月光的停留,细腻地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赋予孔林以生机与静谧之美。
颈联“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进一步将孔林的历史深度展现出来,老桧树见证了周朝的雨露滋润,而残破的石碑上仍镌刻着汉代的文章,体现了孔子思想跨越千年的传承与影响。
尾联“不须更问传家远,泰岱参天汶泗长。”以泰山之高大与汶水、泗水之悠长,象征孔子及其思想的深远与永恒,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文化的高度赞扬与无限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孔子思想如同山川一样,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与历史的回顾,既展现了孔林的自然美景,又深刻地表达了对孔子及其文化的崇敬之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