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英名愧终贾,高节谢巢由。
直取云山笑,空为簪组羞。
浮沈乖俗好,隐显拙身谋。
惆怅临清鉴,霜毛不待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世态度的反思和自嘲。"英名愧终贾,高节谢巢由"两句,诗人以英俊之名感到羞愧,因为终究未能像古代贾谊般功在朝廷,而是谢绝了功名利禄,如同隐居的巢由。"直取云山笑,空为簪组羞"则表达诗人对世俗追求的超然态度,只愿意直接前往云间高处自得其乐,对于那些繁文缛节的装饰和虚名只感到羞愧。
"浮沈乖俗好,隐显拙身谋"两句,诗人将自己比喻为浮木沉水,不随波逐流,表面上看似随波逐流实则内心坚守自己的本性,而"隐显"二字,则透露了诗人对待遇世事的通权达变之策。
最后两句"惆怅临清鉴,霜毛不待秋",通过镜中自照,感叹时光易逝,生命如同秋草迅速衰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个人生命价值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蕴深长,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自守本真的人生态度。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盘飧罗新蔬,充腹不求馀。
穷巷昼扃户,闲轩卧读书。
有心齐塞马,无意羡川鱼。
世道方邀逐,如君术已疏。
振鹭辞灵沼,冥鸿翔太虚。
清朝解鸣玉,旧里挂安车。
诗酒江山胜,园林俸禄馀。
所忠今不往,谁奏茂陵书。
弱冠献奇策,居然终贾才。
赋成平乐馆,歌奉柏梁杯。
丽藻留昭世,英游隔夜台。
土中埋美玉,谁见不兴哀。
佳丽三吴国,湖光荡日华。
鱼惊动蘋叶,燕喜掠杨花。
云过山腰黑,风驱雨脚斜。
烟波遥尽处,彷佛见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