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兄张伯高来访横河感旧与拜先君墓下有作次韵(其二)

荜门生计只初年,乔岳终难起一拳。

小槛清风黄卷里,扁舟碧水白鸥前。

同寻杖屦曾行处,肯谒松楸独泫然。

人事无穷今几变,空山落日自孤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荜门生活仅限于早年,即使高山也难以撼动一拳。
在小窗边享受清风翻阅黄卷,驾着小船在碧水间,白鸥相伴前行。
一同寻找旧日杖履游历之地,怎忍心独自拜谒松楸而泪流不止。
人事变迁无常,如今已不知有多少改变,只有空山、落日和孤独的炊烟留存。

注释

荜门:简陋的门户。
初年:早年时期。
乔岳:高大的山岳。
起一拳:撼动一拳之力。
小槛:小窗栏杆。
清风:凉爽的风。
黄卷:泛黄的书卷。
扁舟:小船。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于墓地。
泫然:流泪的样子。
人事无穷:人事变化无穷尽。
今几变:如今变化了多少次。
空山:寂静的山。
孤烟:孤独的炊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旧之情。诗中“荜门生计只初年,乔岳终难起一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年少时的计划和抱负,以及这些抱负在现实面前多么不易实现,充满了无奈和感慨。

“小槛清风黄卷里,扁舟碧水白鸥前”描绘了一幅诗人隐居图景,小溪边的书房内外,都是静谧而自然的画面,其中“黄卷”暗示了诗人的学问和文化积淀。

“同寻杖屦曾行处,肯谒松楸独泫然”则表达了诗人与妻兄张伯高一同走访昔日足迹的情景,以及对自然山水之美的独自感慨。这里的“泫然”,形容心境的宁静和悠远。

最后,“人事无穷今几变,空山落日自孤烟”则是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叹,以及面对落日空山时那种孤独和寂寞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昆山龚立道作栖闲堂取李太白题龚处士别墅诗曰龚子栖闲地都无人世喧故以为名尝托范叔刚求诗于予予许之闰八月十九日立道复自以书来为成八句

一丘一壑尘埃外,三沐三薰清净身。

别墅只今唐处士,高风当日汉君宾。

打门未肯容惊梦,载酒谁能径卜邻。

千里题诗寄心赏,多惭不是谪仙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杭都旅舍腊日感事

三年腊日常为客,愁绝梅花独自看。

万里尘沙走西蜀,九衢风雪卧长安。

生来可是儒冠误,老去偏知世路难。

安得长閒伴溪叟,醉歌时掣钓鱼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武担山(其一)

北上武担寺,南临蜀锦园。

风烟带城郭,禾黍半江村。

今古本同梦,废兴那复论。

惟应一坡竹,可共洗心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武担山(其二)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

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

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

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