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凤凰见为大中丞冯礼亭年丈赠

温洛嵩高天地中,千秋再见凤游空。

直缘干羽修虞典,可但循良溯汉风。

盟府论功铭熟釜,内廷锡宴赋彤弓。

承明著作惭班掾,载笔犹能纪大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中州凤凰见为大中丞冯礼亭年丈赠》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诗中描绘了中州之地,洛水与嵩山相映成趣,天地间一片祥和之气。然而,千年之后,凤凰再次出现却只留下一片空寂,寓意深远。

“温洛嵩高天地中”,开篇即以温润的洛水与巍峨的嵩山象征着中州大地的自然之美与历史的厚重。“千秋再见凤游空”,凤凰的再现虽令人惊喜,却也暗示着其孤独与寂寞,仿佛是历史的回响,却无人能真正理解或回应。

“直缘干羽修虞典,可但循良溯汉风。”这两句诗赞美了冯礼亭年丈的德行与政绩,他如同古代帝王的仪仗,以干羽之舞修缮虞舜的典章制度,不仅遵循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更在治理地方时展现了汉代的清明政治风格。

“盟府论功铭熟釜,内廷锡宴赋彤弓。”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冯礼亭年丈在官场中的功绩与荣耀。他在盟府中讨论政务,论功行赏,如同在熟釜上铭刻功绩;在皇宫内廷,他受到赐宴与赋彤弓的嘉奖,彰显了其卓越的才能与贡献。

“承明著作惭班掾,载笔犹能纪大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冯礼亭年丈的敬仰之情。作为承明楼下的著作家,诗人自感惭愧,无法与班固这样的史学大家相比肩;但他仍然能够通过自己的笔墨,记录下冯礼亭年丈的丰功伟绩,表达出对这位大中丞的深切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中州凤凰的再现以及对冯礼亭年丈政绩的颂扬,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当代贤者的赞美,体现了董其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周斗垣参知入贺二首(其一)

桂舟容与叙分携,日近长安禹会齐。

四岳云开蒲璧贵,双茎露爽玉绳低。

瑞看符命呈华渚,锡有新纶下紫泥。

南国若论棠芾事,春风桃李白苏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周斗垣参知入贺二首(其二)

谒帝恩华倍陆离,若为游子怆临岐。

名高鼎吕熊驰后,诏赐彤弓虎拜时。

狂客家风蓑笠在,壮夫心事宝刀知。

同人但进千秋镜,不用牢愁拟楚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郭宪副天谷入贺万寿二首(其一)

骊歌声里重踟蹰,为忆当年寄事馀。

兼隐自开秋宪府,祝釐行指太清居。

枫宸尚忆明光草,桃观难消月旦书。

十载鱼肠空在袖,烟波何处式吾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郭宪副天谷入贺万寿二首(其二)

冰壶玉尺迥无俦,清切持衡照九流。

吏部文章悬北斗,史公留滞暂南周。

天阶蓂荚千秋镜,幕府芙蓉八咏楼。

圣主祈年颁瑞后,新恩定向旧人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