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其一)

烂肠五斗对狱吏,白发千丈濯沧浪。

却来献纳云台表,小山桂枝不相忘。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即使喝下五斗米酒后内心痛苦如烂肠,面对狱吏的逼迫
我依然保持着千丈白发,如同在沧浪江中洗涤心灵

注释

烂肠:形容极度痛苦或愁苦。
五斗:古代容量单位,此处指相当多的酒。
狱吏:掌管刑法的官吏。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象征经历沧桑。
千丈:极言其多,夸张表达。
濯沧浪:在沧浪江中洗涤,比喻净化心灵。
却来:然后回来。
献纳:进献,呈献。
云台:古代宫殿名,此处可能象征朝廷或高位。
小山桂枝:可能暗指自己的诗才或作品。
不相忘:不会忘记,表示怀念或执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题子瞻寺壁小山枯木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诗人以“烂肠五斗对狱吏”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困境中遭受压抑的境况,仿佛因五斗米折腰而内心痛苦。接着,“白发千丈濯沧浪”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年华已逝,但仍试图洗尽尘埃,回归本真的决心。

“却来献纳云台表”一句,诗人意指自己虽然遭遇挫折,但仍怀揣着积极向上的态度,想要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价值,犹如向朝廷的云台(即功臣画像之处)进献自己的忠诚和才学。“小山桂枝不相忘”则借小山之名,寓意高洁,表达对高尚品格的坚守,以及对友情的怀念,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忘与好友苏轼(子瞻)的情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苦楚与坚韧,又有对理想和友情的执着,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题子瞻墨竹

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斲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小景扇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零落杏花香。

春风不解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仁上座画松

偃蹇松枝隔烟雨,知侬定是岁寒材。

百年根节要老硬,将恐崩崖倒石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太和南塔寺壁

熏炉茶鼎暂来同,寒日鸦啼柿叶风。

万事尽还杯酒里,百年俱在大槐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