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熏炉茶鼎暂来同,寒日鸦啼柿叶风。
万事尽还杯酒里,百年俱在大槐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题太和南塔寺壁》,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与超脱的生活态度。首句“熏炉茶鼎暂来同”,形象地写出了僧侣们在南塔寺中烹茶煮香的场景,暗示了诗人在此刻与僧人共度的片刻宁静时光。次句“寒日鸦啼柿叶风”,通过“寒日”、“鸦啼”和“柿叶风”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秋日傍晚的凄清氛围,增添了诗的深沉感。
后两句“万事尽还杯酒里,百年俱在大槐中”,诗人借酒表达对人生的感慨,认为世间的纷扰和人生百态皆可化作杯中的酒,融入短暂的欢愉之中。而“百年俱在大槐中”则以“大槐”象征人生的短暂幻觉或梦境,暗示人生如梦,百年光阴仿佛就在眼前的大槐树下消逝。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哲理于景物之中,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和禅意。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澶渊不作渡河梁,由是中原府库疮。
白首丹心一元老,归来高枕梦河隍。
凌云见桃万事无,我见杏花心亦如。
从此华山图籍上,更添潘阆倒骑驴。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风流子晋罢吹笙,小笔溪山刮眼明。
相倚鸳鸯得偎映,一川风雨断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