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平乐至阳朔

岭门椰树风骚骚,临贺故城天半高。

猺姬雨种作芦寨,洞客星居开石窑。

伐船朝从浦口入,惨澹中流日将黑。

清霜暗下独鹳巢,野火潜烧老猿窟。

山根泊时寒浪清,榜人夜食当明星。

木瘤浸泉苦药气,石乳挂岩枯笋形。

幽景凄凄兴无极,前头秋阴滩声急。

客子淹留惟暂时,明晨更下湘源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汪全泰的《发平乐至阳朔》描绘了一段旅程中的山水风光和旅途感受。首句“岭门椰树风骚骚”,以椰树随风摇曳的形象,展现出岭南的风情与活力。接着,“临贺故城天半高”写古城高耸入云,显出历史的厚重感。

“猺姬雨种作芦寨,洞客星居开石窑”两句,通过猺族妇女在雨中种植芦苇和洞穴居民开采石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民俗和自然环境。接下来的诗句,如“伐船朝从浦口入,惨澹中流日将黑”,描绘了清晨船只入港,天色渐暗的景象,透露出淡淡的忧郁。

“清霜暗下独鹳巢,野火潜烧老猿窟”则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只有鹳鸟巢和可能的野火带来一丝动态。诗人继续描述夜晚泊船时的清凉和奇特的自然现象,如木瘤浸泉的苦涩药香和石乳如枯笋的形态。

“幽景凄凄兴无极”表达了诗人对幽深景色的深深感慨,而“前头秋阴滩声急”则预示着前方道路的艰险。最后两句“客子淹留惟暂时,明晨更下湘源驿”,表达旅客虽然留连忘返,但行程紧迫,只能稍作停留,明天还要继续前往湘源驿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从平乐到阳朔的旅途见闻,融合了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和旅人的内心感受,具有浓厚的诗意和画面感。

收录诗词(6)

汪全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武昌县作

鸡鸣关外绿波平,樊口潺湲水气明。

疏柳不知陶侃宅,乱鸦遥下吕蒙城。

兴亡一塔山城晚,老病扁舟水国晴。

欲上南楼啸明月,飘摇书剑愧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建昌悬宿余氏祠堂

暂借空祠宿,黄昏不见人。

风镫寻县吏,尘榻傍山神。

半夜明残月,孤峰寄一身。

杜鹃啼未歇,衣上又行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咄咄

咄咄书空恨,悠悠避世心。

秋兼秋树乱,病兴夕阳深。

藓壁朝阴早,蓬门夜气侵。

亲月长不见,多难更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谒张忠烈公墓

楼船兵气黯滃洲,丞相祠堂叱牧牛。

雁宕寒深虹贯日,龛山涛落雪惊秋。

头颅已送田横岛,妻子虚随范蠡舟。

更向江南怀阁部,梅花岭上暮云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