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范文正公祠

瘦石插半天,玲珑耸苍翠。

想从混沌初,有此纷破碎。

断截不分离,攲危不颠坠。

乃于其中间,穿沿石路细。

频劳谢屐行,扪抚足幻怪。

下有泉溶溶,根来从石背。

香山才品题,名得因人贵。

瘦筇行清秋,西风吹我袂。

跻攀幸未疲,俯仰一叹喟。

下山拜范祠,遗像俨如在。

胸中万甲兵,曾使西夏畏。

岩瞻石不移,可想铁肝肺。

嘻其群小人,风林犬空吠。

于今孰存亡,取舍良亦易。

但坚自力心,岁寒见节槩。

卓尔彼何人,晞之则亦是。

形式: 古风

翻译

瘦石插入半空中,玲珑剔透显青翠。
仿佛自开天辟地,才有这碎石堆叠。
断裂而不分离,倾斜却稳固不倒。
石缝间有细细石路,蜿蜒而上。
频繁行走,感叹鞋底奇观。
脚下泉水潺潺,源头来自石后。
香山曾题诗赞美,名望因人而显赫。
手持瘦竹漫步清秋,西风拂过衣袖。
登山虽累未觉疲惫,仰望低首皆感慨。
下山拜谒范公祠堂,他的塑像依然如生。
他胸藏万卷兵书,曾让西夏畏惧。
岩石上的石头坚定不移,可见其刚毅之心。
那些小人只会乱吠,如今谁存谁亡难以分辨。
选择在于自己,只要坚持自我,寒冬时节方显节操。
那高洁之人,如同朝阳照耀,无论何时何地。
卓然而立的是何人?只要阳光普照,他亦如此闪耀。

注释

石:瘦石。
半天:半空中。
玲珑:精致。
苍翠:青翠。
混沌初:天地初开。
纷破碎:碎石堆积。
断截:断裂。
攲危:倾斜。
石路:山路。
细:细细。
谢屐:脱鞋。
幻怪:奇异。
溶溶:潺潺。
石背:石头后面。
香山:诗人名。
品题:题诗赞美。
筇:竹杖。
袂:衣袖。
范祠:范仲淹祠堂。
俨如:犹如。
甲兵:兵书。
畏:畏惧。
岩瞻:凝视岩石。
铁肝肺:刚毅之心。
群小人:小人。
风林犬:乱吠者。
存亡:生存或灭亡。
取舍:选择。
岁寒:寒冬。
卓尔:超然。
彼何人:那是什么人。
晞:照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谒范文正公祠的场景,以瘦石和峭壁为背景,寓言般地赞美了范仲淹的坚韧品格。首句“瘦石插半天,玲珑耸苍翠”形象地刻画了祠堂所在环境的险峻与秀美。接下来通过“混沌初”、“纷破碎”等词,暗示范公的出身平凡却成就非凡。

“断截不分离,攲危不颠坠”象征范公的坚定立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而“穿沿石路细”则暗指他的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始终坚守理想。诗人感叹自己“频劳谢屐行”,表达了对范公的敬仰之情。

“香山才品题,名得因人贵”赞扬了范仲淹的才华和名声,而“瘦筇行清秋,西风吹我袂”则描绘了诗人独自漫步的情景,感受着范公的遗风。登高后,“胸中万甲兵”一句,赞美范公的智勇,他曾令西夏畏惧。

最后,诗人感慨“岩瞻石不移,可想铁肝肺”,认为范公的忠诚和刚毅如岩石般稳固,对于那些小人的吠叫,他置之不理。诗人反思历史,提醒人们在时局变迁中,应坚守原则,正如范公一般。结尾处,诗人以“卓尔彼何人,晞之则亦是”表达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收录诗词(115)

赵孟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壑纳室庆席诸友分韵

芦苇战风声飒索,细雨吹丝冰帘箔。

暖盘醉客珠履喧,耸鸾笔飞玑唾落。

诗人大义在切磋,曳裾弹铗籍若何。

正伦风化理不二,御邦即是家之和。

形式: 古风

送马上娇图与秋壑监丞

绣鞯金狨玉蹀躞,天宝繁奢逾大业。

华清浴已宴沈香,弓箭才人拥旌节。

前头乐部紫云回,催驾颙迎奏三叠。

阿瞒驻辔立多时,欲上花骢尚娇色。

俯头缒?力士徒,曾以脱靴为屑屑。

步步相随那肯离,尝闻愿作连理枝。

燕安傥及思艰危,那有马嵬攀诀时。

汉家山河安四维,披香千秋惟弋绨。

龙眠画兹非衒奇,端与曹高向孟陈元龟。

形式: 古风

送朱支仓试刑法科

士业读书读律耻,亦不屑至其有以。

男儿奋身自力耳,有足成功奚择地。

诵德科条似流水,笔端端可判生死。

用之自贵勿轻视,赠君饱霜毫锥子,万毫齐力锋颖锐。

庭阴未侧可万字,十问俱通策勋易。

即次风雷星斗位,还取儒科济世美。

更赠一言君我记,终身行之恕而已。

形式: 古风

送放生池碑

维书号心画,于以观厥德。

堂堂太师颜,忠义挺不屈。

怒张铁柱立,凛若骂蔡贼。

蚕头而虿尾,屋漏而壁拆。

岂事笔端求,要自心胸出。

心源傥匪正,马谩按图索。

君侯冰玉清,一点尘不入。

摆脱世缘尽,四壁无良物。

源清流应随,心同宁异迹。

前年镇霅城,清风贪者格。

人言政化明,如仕唐大历。

人言八法具,俨是浯溪刻。

卑栖小李掾,松茂悦见柏。

甚欲事洒扫,笔砚供洗涤。

官身类匏系,唯向清梦觌。

手拓鲁池碑,潢誊寄远驿。

既异裹苞苴,抑匪徒挂壁。

举目见颜公,英气耸辟易。

又若小子勤,祗庄常侍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