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李之仪的《试陈瞻墨十绝》系列中的第九首。通过“十年不去有如何,得少何须较失多”,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得失之间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十年不离不去,时间的流逝并不会改变什么本质,得与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抵消,不必过于计较。这种超脱于物质得失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接着,“大是驹奴必千里”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比作骏马和奴仆,暗示了个人潜能的巨大,只要得到适当的培养和发挥,就能达到千里之遥的成就。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暗含着对社会环境和机遇的重视,即良好的环境和机会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
最后,“功名他日莫渠魔”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自信。诗人认为,未来的功名成就不应被当前的困难或挑战所束缚,而应保持乐观和坚定,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障碍,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句话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要气馁,要坚信未来可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探讨了时间、得失、潜能与未来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和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