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国寺西斋示超然二首(其二)

人间炊黍未及熟,万事只今归欠申。

巳织青驹饯华骝,更披白帢称闲身。

遗编终不求甚解,故人但愿长相亲。

去年此日琼南岸,涨海翻天探骑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德洪在资国寺西斋与友人超然相聚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趣。

首句“人间炊黍未及熟”,以炊煮米饭未完成比喻世事纷扰,尚未了结,形象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感慨。接着“万事只今归欠申”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的复杂与未竟,暗示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无奈与淡泊。

“巳织青驹饯华骝,更披白帢称闲身”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通过“青驹”与“华骝”的对比,以及“白帢”的穿着,展现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遗编终不求甚解,故人但愿长相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知识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他并不追求学问的深奥,而是希望与老朋友长久相伴,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重视情感交流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句“去年此日琼南岸,涨海翻天探骑尘”描绘了一年前的情景,通过“涨海翻天”这一壮阔景象,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友情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赠寄老庵僧

自怜玉钵双峰信,来访牛头懒比丘。

山色深浓过夜半,月华清亮近中秋。

已欣境胜如龙阜,更觉庵幽占凤头。

梦幻此身犹且在,杖藜投老得追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怀李道夫

半篙晚涨绿杨湾,接翅鸥归雾雨残。

数叠吴山围楚梦,一番花信酿春寒。

别时小语依然在,隔岁来书展复看。

补衮胸中五色线,只今应作怒蜺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余所居连超然自见轩日多啜茶其上二首(其一)

三生事办吾知要,一室香凝独掩门。

睡足便惊清昼夜,火红消尽白灰存。

巷无俗驾蚁纷绕,邻有高人玉粹温。

隐比价膺犹可愧,会茶时复到幽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余所居连超然自见轩日多啜茶其上二首(其二)

功名今古一鸡肋,美味那知是祸根。

扫迹世途龟曳尾,僻居烟雾豹埋文。

如期见访穿窗月,不告而行出岫云。

火浴未为无伴助,塔吾遗骨尚烦君。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