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篙晚涨绿杨湾,接翅鸥归雾雨残。
数叠吴山围楚梦,一番花信酿春寒。
别时小语依然在,隔岁来书展复看。
补衮胸中五色线,只今应作怒蜺蟠。
不详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三生事办吾知要,一室香凝独掩门。
睡足便惊清昼夜,火红消尽白灰存。
巷无俗驾蚁纷绕,邻有高人玉粹温。
隐比价膺犹可愧,会茶时复到幽轩。
归来卧起有馀适,老去消磨无杂缘。
门外不知何岁月,梦中亦觉在云泉。
千年高道谁酬价,一世清闲我卖钱。
安得道人江北去,此诗先录寄师川。
古书漫灭字斓斑,眼倦颓然整顿闲。
以法为亲疏世相,视身如幻寄人间。
业缘有尽今脱手,老态无因日上颜。
已办一瓢期涧饮,要刳馀润到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