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八首(其一)

有无语默谩徒劳,居士何曾动一毫。

世祖功成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形式: 偈颂 押[豪]韵

翻译

空自沉默无所作为,居士你又何曾有过丝毫改变。
世祖建立了赫赫三十多年的功绩,但那些功名比起钓鱼台的清高,似乎又略逊一筹。

注释

有无:存在或不存在。
语默:言语或沉默。
谩:空虚,徒然。
徒劳:白费力气。
居士:古时对有德才而隐居的人的尊称。
何曾:何时曾经。
动一毫:有任何改变。
世祖:指历史上某位开创基业的帝王。
功成:建立功勋。
三十六:泛指数量多,不一定具体为36。
云台: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的高台。
争似:哪里比得上。
钓台:指钓鱼的地方,常用来象征隐逸生活或高洁之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印所作的《颂古十八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比。"有无语默谩徒劳",诗人暗示某些人的言行无论显或隐,都无法改变现实,显得徒劳无功。"居士何曾动一毫",这里的“居士”可能指的是世祖(指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诗人质疑他的行动是否真正触动了社会或历史的深层变革。

接下来两句,“世祖功成三十六”,点明世祖虽然建立了赫赫功业,但诗人认为这些成就与“钓台”相比,似乎略逊一筹。“云台”是指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的功臣阁,而“钓台”则暗指东汉严子陵隐居垂钓的地方,象征着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格。诗人通过对比,暗示了对世祖功业背后个人品性的考量,认为真正的高洁可能比权势和功勋更为珍贵。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高尚人格的推崇,体现了禅宗诗常见的寓意和象征手法。

收录诗词(41)

释宝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三首(其三)

学佛人人被佛瞒,拨尘见得几何般。

狂风卷地云吹散,独立栏干宇宙宽。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颂古三首(其二)

水因有月方知静,天为无云始觉高。

独坐孤峰休更问,此时难著一丝毫。

形式: 偈颂 押[豪]韵

颂古三首(其一)

千尺丝纶直下垂,锦鳞拨剌上钩时。

斜风细雨歌归去,醉倒蓬窗百不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十五首(其九)

说法不劳三寸舌,参禅惜取两茎眉。

玉栏干畔青青柳,最好人间二月时。

形式: 偈颂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