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竹箫歌为赵丹林赋

君家洞箫天下奇,碎红乱点香淋漓。

浓如丹砂沁冰肌,淡似猩血凝璚枝。

持来世人莫能识,疑是秦王女儿之所贻。

几回吹向霜江晓,皓月不明风悄悄。

一声卷入碧云中,惊散飞鸿落天表。

君不见重华去兮归路遥,二女泣向湘江皋。

江皋之竹竹间泪,万古千年长不消。

我将挟君携此同上黄鹤楼,醉弄一曲离鸾秋。

曲终飞度洞庭去,试听苍梧猿夜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湘竹箫歌为赵丹林赋》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支名为“君家洞箫”的独特乐器。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洞箫的音色之美与历史故事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哀婉的艺术氛围。

首先,诗人以“君家洞箫天下奇”开篇,直接点明了洞箫的独特之处。接着,通过“碎红乱点香淋漓”、“浓如丹砂沁冰肌,淡似猩血凝璚枝”等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洞箫音色的丰富变化,既有热烈奔放的色彩,又有清新淡雅的韵味,如同色彩斑斓的画卷在读者眼前展开。

随后,诗人进一步渲染了洞箫的神秘魅力:“持来世人莫能识”,暗示了这洞箫的非凡之处,以至于连常人也无法完全理解其深邃的内涵。“疑是秦王女儿之所贻”一句,借用了历史传说,增添了故事的传奇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洞箫可能蕴含着古老的文化价值。

接下来,“几回吹向霜江晓,皓月不明风悄悄”描绘了洞箫演奏时的环境,清晨的霜江、皓月、微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使得洞箫的音乐更加引人入胜。而“一声卷入碧云中,惊散飞鸿落天表”则进一步展现了洞箫音乐的穿透力和感染力,仿佛能够触及云霄,触动人心。

最后,诗人以“君不见重华去兮归路遥,二女泣向湘江皋”引入历史故事,将洞箫与古代神话人物联系起来,增加了作品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通过“江皋之竹竹间泪,万古千年长不消”这一句,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永恒怀念,以及对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洞箫的音乐之美,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在语言运用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既富有诗意,又具有强烈的画面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收录诗词(539)

王汝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晓美人图

梨花埭上鸡鸣早,十二璚楼天乍晓。

东风不动绿杨丝,云母窗空春悄悄。

银屏复帐掩鲛绡,遮断蓬山海路遥。

鬓乱钗横双凤亸,玻瓈枕上不胜娇。

谁将鹦鹉偷调弄,惊散瑶台合欢梦。

金盘仙掌日华高,小苑花枝露痕重。

小玉薰残苏合香,临鸾先学理新妆。

合欢欲起愁无力,满院绿阴春昼长。

形式: 古风

题画(其二)

疏烟带平野,閒花落空林。

鸡声在何许,人家春树阴。

将寻邱仲侣,谐此尘外心。

幽期倘云遂,宁惜露沾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春日左掖门闻莺和郑孟宣助教

落絮飞花满禁城,万年枝上一莺鸣。

全非幽谷閒关调,总是东风宛转声。

啼处尚含求友意,断时犹带惜春情。

朝回左掖门前听,疑是仙韶奏九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太平刘知府复任

锦绣江山拱帝畿,上皇曾此驻龙旗。

三年出守劳绥抚,再命专城遇眷知。

桑柘千村丰庶日,歌钟万户太平时。

送君重去宣王化,明世休论治茧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