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北固山晚眺之景,以壮丽的自然风光为背景,融入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情感色彩。开篇“怪石松根,写木落、江寒时节”,以怪石与松根起笔,勾勒出山间独特的自然风貌,紧接着“吟未了、金山老树,象山残雪”两句,通过金山老树与象山残雪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
“独自临江亭上望,风涛两岸无休歇”一句,诗人独自站立于江边的亭台上,面对着滔滔不绝的江水与连绵不绝的风涛,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感慨。“问凭今吊古几回来,皆空裂”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询问古今变迁,感叹历史的无情与空洞。
下半阙“千古事,翻风叶。千古恨,横将铁”两句,将历史的变迁比作翻飞的落叶,将深重的遗憾比作横亘的铁链,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沉重。接着“望秣陵何处,晚霞明灭”描绘了远眺秣陵(南京)时,晚霞在天边若隐若现的景象,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含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
最后,“林际蟾光犹未吐,空中雁影遥相接”两句,通过未露的月光与遥遥相对的雁影,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远,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未来的期待。“听怒潮东下海门来,声呜咽”则以怒潮的声音作为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风涛,也以声音的呜咽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在壮美与哀愁之间达到了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