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

楼外轻阴春澹伫。数点杏梢寒食雨。

少年油壁记寻芳,梁苑路。今何处。

千树红云空梦去。惊见此花须折取。

明日满城传侍女。情知醉里惜花深,留春住。

听莺语。一段风流天赋与。

形式: 词牌: 天仙子

翻译

春天的薄雾在楼外轻轻笼罩,几滴杏花梢头的寒食雨飘落。
年轻时的记忆中,曾骑着油壁车寻找芬芳,那是梁苑的道路,如今在哪里呢?
千树繁花如红云般消失在梦境中,突然见到这花朵,我必须摘下它。
明天全城的侍女们都会谈论这花,她们深知在醉意中对花有着深深的怜爱,希望能留住春天。
聆听黄莺的歌声,那是一份自然赋予的风流韵事。

注释

楼外:楼外的景色。
轻阴:淡淡的阴霾。
春澹伫:春天的清淡静止。
数点:几点。
杏梢:杏花枝头。
寒食雨:寒食节的雨水。
少年:年轻的岁月。
油壁:油壁车。
寻芳:寻找芬芳。
梁苑路:梁苑(古代皇家园林)的道路。
红云:比喻盛开的花朵。
空梦去:消失在梦境中。
此花:眼前的花朵。
折取:采摘。
明日:明天。
侍女:宫中的侍女。
惜花:怜惜花朵。
莺语:黄莺的鸣叫声。
一段风流天赋与:自然赋予的风流韵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天仙子》,它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园景象和情感抒发的词。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淡远,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楼外轻阴春澹伫"一句,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初春的景致。"数点杏梢寒食雨"则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春日里细雨绵绵、杏花含苞的生动画面。

"少年油壁记寻芳,梁苑路。今何处。"这里词人追忆年轻时在美丽的春光中漫步寻觅花香的场景,但现在却难以寻觅,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

"千树红云空梦去。惊见此花须折取。"这两句则描绘了词人在漫步中忽然间看到一枝独秀的花朵,感到惊喜,于是决定将其折下,留住这一刻美好的瞬间。

"明日满城传侍女。情知醉里惚花深,留春住。听莺语。"这里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的珍惜之情,以及在酒醉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花香和春意,希望能够将这份美丽永远留住。

"一段风流天赋与。"最后一句则是词人的自我评价,或许也是对自己才华的一种肯定,那就是有一种天然的、不可多得的风雅韵味与众不同。

总体而言,这首《天仙子》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词人对于春日之美、青春之逝去以及对美好事物珍惜不舍的心境。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

桃花萼。雨肥红绽东风恶。东风恶。

长亭无寐,短书难托。征衫辜负深闺约。

禁烟时候春罗薄。春罗薄。多应消瘦,可忺梳掠。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水龙吟.周总领生朝

水晶宫映长城,藕花万顷开浮蕊。

红妆翠盖,生朝时候,湖山摇曳。

珠露争圆,香风不断,普熏沈水。

似瑶池侍女,霞裾缓步,寿烟光里。霖雨已沾千里。

兆丰年、十分和气。星郎绿鬓,锦波春酿,碧筒宜醉。

荷橐还朝,青毡奕世,除书将至。

看巢龟戏叶,蟠桃著子,祝三千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其十四)送吕居仁召赴行在所

戎虏乱中夏,星历一周天。

干戈未定,悲咤河洛尚腥膻。万里两宫无路。

政仰君王神武。愿数中兴年。

吾道尊洙泗,何暇议伊川。吕公子,三世相,在凌烟。

诗名独步,焉用儿辈更毛笺。好去承明谠论。

照映金狨带稳。恩与荔枝偏。

回首东山路,池阁醉双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一)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作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

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百二山河空壮。

底事中原尘涨。丧乱几时休。

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

临风酹酒,堪笑淡话觅封侯。老去英雄不见。

惟与渔樵为伴。回首得无忧。

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